收藏铁路用品 传播铁路文化

2022-10-26 09:12:31 来源:燕赵老年报

字号
  • 超大
  • 标准

image.png

赵联忠在向游客介绍他的藏品。本报记者 杜雅楠摄

本报记者 杜雅楠

通讯员 张增林

今年63岁的赵联忠是石家庄火车站的退休工人。退休后,他在省会裕华万达火车头步行街开了一家铁路文化博物馆。在这家博物馆内,展出了赵联忠近40年来收藏的列车时刻表、站台票、信号灯等近万件与铁路主题有关的藏品。

小时候,赵联忠就住在石家庄火车站旁边。年幼的赵联忠经常和几位小伙伴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追着火车跑。有时,他们还会捡拾从火车上掉落的煤炭。到了晚上,他便伴着火车的汽笛声入睡……这些儿时的回忆,让赵联忠对火车有了很深的感情,他从小便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铁路职工。

上世纪80年代,赵联忠从部队复员到石家庄火车站工作,成了一名铁路职工。当时火车站的出站口经常有乘客随手丢弃的车票,他便将这些车票一一收集起来,并分门别类地粘贴成册。看着家中的车票越来越多,赵联忠有了收藏铁路藏品的念头。

从那之后,赵联忠一有时间便会骑着自行车到石家庄的古玩市场“淘宝”。有时为了收藏到不同地区的铁路藏品,他还会跑到唐山、北京、呼和浩特等城市,到当地的古玩市场收集。这些年,他收藏的铁路藏品多达3万多件。2013年,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给赵联忠颁发了“铁路主题藏品收藏之最”证书。

看着家中一件件的铁路藏品,赵联忠又萌生了建一家火车藏品博物馆的念头。经过再三考虑,赵联忠将建博物馆的地点选在了极富铁路元素的裕华万达火车头步行街。他从家中挑选出近万件极具观赏性的藏品,又将这些藏品按照种类、大小等摆放在博物馆中。为了方便市民们欣赏,他还在每类藏品旁边细心地标注了名称、产地等信息。

“这份画报是我最珍贵的藏品之一。”赵联忠说,2000年,他在北京潘家园古玩市场“淘宝”时,偶然发现一个摊位上摆放着1950年7月1日创刊的《中国铁路工人》创刊号,这份画报中刊登着工人修复机车的故事等内容。看着这份珍贵的画报,赵联忠高兴极了。最终,他以1500元的价格将画报带回了家。“为了这份画报,我省吃俭用了好多天,不过,看着它我心眼里确实高兴。”赵联忠笑着说。

在铁路文化博物馆,还展览着一套赵联忠设计的站台票。“这套站台票是2007年设计的,一共12张,每张票上都印着我拍摄的石家庄最有代表性的名胜古迹、城市风光和标志性建筑。”

为了拍摄这些照片,赵联忠没少下功夫。“每次拍摄前,我需要好好琢磨拍照的角度和内容。”在拍摄西柏坡纪念馆的照片时,为了拍出纪念馆前国旗飘起的景象,赵联忠站在一把梯子上足足等了3个多小时,后来才抓拍到满意的照片。

如今,每天下午4点,赵联忠都会准时来到铁路文化博物馆内,为游客们讲解铁路文化知识。

编辑:张小波
责任编辑:尚燕华
石家庄新闻网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热新闻

热视频

媒体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