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起案件“打包”调解破物业纠纷困局 ——看市法院如何坚持“一切向实质解纷用力”

2025-03-30 06:37:59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字号
  • 超大
  • 标准

市法院近日前往鹿泉区法院开展巡回审判。新柳发芽,阳光明媚,民二庭的3名合议庭法官此时无暇欣赏车窗外的初春景色。“双方对立情绪都比较大,这次也不知道能不能把矛盾化解了。”庭长李晓东心里打着鼓。

9年前,某建设单位与物业公司签订前期物业服务合同,但是未明确约定空置房的物业费,双方约定若有争议,需先提交仲裁委员会仲裁。2019年,该建设单位与物业公司重新签订合同,未约定仲裁前置程序。

该小区空置房居多,业主之间互相比照,“别人没交,我也先不交。”物业公司面临经营困难,便将业主起诉到法院。今年3月6日、10日,7起案件分别分到了市法院民二庭李晓东、靳建军、赵红玲3名法官手中。他们在交流过程中发现,7起案件涉及的是同一个问题,如果合并审理可以有效化解多个纠纷,但是纠纷持续时间长,涉及人员较多,如若处理不好,可能造成更大风险隐患。

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认可、接受裁判,实现止息纷争、案结事了,是人民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应当孜孜以求的目标。但是定分不易、止争尤难。

3名法官分别对物业公司、业主做工作。“没什么可说的,法官,我们坚决不调解。”耐心劝导后,听到最多的,就是拒绝调解。

“但是,庭还是要开。”庭长李晓东决定,“咱们用巡回审判的方式,将庭审现场放到鹿泉区法院,对7起案件合并公开审理,减轻当事人诉累。”

3月18日,开庭前一天晚上3名法官分别给5名业主的代理律师、物业公司代理人打电话。“《石家庄物业管理条例》第37条第一款明确写了‘物业服务合同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我跟你说说全国法院案例库里面,类似案件的判决。”“作为律师,你们也不希望看到被代理人跟原告之间的矛盾激化,还是劝说他们明天去参加庭审吧。”……一通通电话打下来,已经是晚上8时30分。

3月19日下午,法官、书记员、法警驱车赶往巡回审判庭审现场。

7起案件的业主全都到了庭审现场。庭审秩序良好,合议庭成员长舒一口气。最后审判长问业主,是否同意调解,业主们均表示同意调解。

3名法官顺势对业主和物业公司开展“背对背”调解。因为前期做了大量工作,初步缓和了对立情绪,之后的调解过程较为顺利,不仅调解了诉讼案件,将诉讼双方的仲裁案件一并进行了调解,最终成功达成一致意见,签署调解协议,7起案件全部履行到位。

拿出绣花功夫作调解,春风细雨解心结,定分、止争终两全。听着多名当事人一句又一句的“感谢法官”,3位法官露出舒展的笑容。

2025年,市法院启动了“司法能力作风提升年”活动,并出台《关于开展“司法能力作风提升年”活动的实施方案》,聚焦实质解纷,动员两级法院坚持“一切向实质解纷用力”,组织引导全市法官树牢“全流程”调解理念,将加强实质解纷作为破解矛盾的治本良策,确保矛盾纠纷“源头解决”“实质解决”,真正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记者 戴丽丽)

编辑:贾聪
责任编辑:尚燕华

热新闻

热视频

媒体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