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诉席上永恒的坐标——记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检察官贾玉山

2025-03-18 15:56:01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字号
  • 超大
  • 标准

2025年2月26日,一位个子不高、微微驼背的检察官从市检察院办公大楼里走出来,火急火燎地。

同事跟他打招呼:“老贾,还在忙?”他抬起头,用极具穿透力的声音匆匆回应:“有个案子要去处理。”

老贾叫贾玉山,是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检察官。这一天,距离他正式退休的日子还剩两天。

坚守,到最后一刻;执着,到完美结案。

这是从检37年,贾玉山一贯的风格、一贯的作风。

磨炼一颗匠心

同事口中的老贾还有一个称谓,“贾大拿”。

贾玉山的电脑里有一套自己的“数据库”,法律法规库、司法解释库和典型案例库,整理得明明白白,标注得清清楚楚。

37年,除了加班,所有的周日贾玉山都用来整理积累法律知识。一遍遍地抄写、录入。在不断整理的过程中,贾玉山对这些法律知识已经烂熟于心,同事们形容他为“法律小百科辞典”。

37年的坚持源自对工作的敬畏。负责案管工作时,他一年巡查案件6000多件;负责重大犯罪工作期间(二年),他指导参与办案上百件,其中80%是恶性案件。

“我们办的是案子,也是别人的人生。”贾玉山总是在追问自己,“检察监督,靠什么让别人信服?”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扎得深才能立得住。只有靠过硬的业务才能支撑起信服的力量。

跟着贾玉山办案子,让第二检察部的年轻干警宋洁,更深刻地体会到一名专家型检察官的“匠心”。

市检察院组成专班办理一起全国挂牌督办的涉黑案件,贾玉山被指派为主办检察官。案件疑难复杂、社会影响大,光卷宗就达上百册。贾玉山带领专班人员经常开会到深夜,数万字的审查报告,一字一字地抠,逐句逐句地磨,一遍一遍地过,数易其稿,精益求精。连续八天开庭,当时50多岁的贾玉山跟年轻人一起奋战。最终法院采纳了检察机关意见,依法作出了判决,有效惩治了犯罪。

做案件评查工作贾玉山同样得心应手,市检察院三级高级检察官牛会辰与贾玉山经常一起到基层检察院进行案件质量评查。“老贾的案件评查反馈方式很特别,当场提出瑕疵,反馈问题,从来不过夜,从来不拿讲稿。”因为说得清楚、讲得明白,老贾成了基层院最受欢迎的“挑毛病”的人。

从检以来,他先后在政治处、反贪局、研究室、案管办、刑检等岗位任职。他把每一个岗位当成战场,攻难题、啃大山,把自己修炼成业务“大拿”。

坚守一颗本心

每天7时30分许,贾玉山准时来到检察院,一壶热水、一摞卷宗,直到天黑。

无论对待工作还是生活。贾玉山始终保持一颗抱朴守真之心,用朴素的价值观去面对,用纯粹直接的方法去解决。

参加工作后,系统组织基层检察干警法律培训。为了方便学员上课的同时兼顾工作,也为了减少往来、吃住等造成的浪费,他不让学员跑了,自己乘长途公共汽车跑遍了石家庄的县(市、区)。

贾玉山的爱好不多,他把工作当作兴趣之一。“打击犯罪、维护正义,工作给了我成就感。”贾玉山说。

贾玉山生活中的兴趣爱好,大多也是从工作中延伸出来的。

1996年单位刚刚有了计算机,他敏锐地意识到电脑在今后工作中的作用,便开始跑电子城,研究完硬件,研究软件,硬是把自己学成了“计算机通”。

在反贪局工作时,有一次车坏在了半路上,“这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从此,贾玉山爱上了修车。对自己驾驶的车型电路图反复画,熟知每条线的用途和走向。利用星期天时间,去亲戚家修理厂当学徒。从此,不仅学会了修汽车,还学会了修摩托车。

拿出工作中一丝不苟、执着追求的态度,去面对生活,练就了生活中的“贾大拿”。

奉献一颗师者之心

市检察院食堂里有一道独特的风景。用餐时间,贾玉山坐着的餐桌上总是围满了前来请教的年轻人,久而久之,这里成了市检察院独有的“餐桌小课堂”。

贾玉山的办公电话就是一条咨询热线。“从周一到周五电话响个不停。”宋洁曾作为助理检察官协助贾玉山工作,俩人一个办公室,“每次放下电话,担心对方没听明白,老贾再一条条写下来,给对方发过去。如果感觉头一天晚上没讲清楚,第二天他准拿起电话再打回去。他曾向基层两院承诺:凡在办案中遇到疑难问题,随时给我打电话,保证有求必应,有问必答。”

听老贾讲案子、跟着老贾办案子,在市检察院年轻干警的眼里,这是迅速成长的“最佳路径”。市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副主任齐丙正,刚刚转业到市检察院时,贾玉山手把手带他办案子。把自己整理的法律“数据库”,毫无保留全部拷贝给他,把自己经常看的业务书籍借给他。“那些资料书籍贾老师自己翻阅了好多遍,里边到处是标记的小符号,记录的小心得。”如今,齐丙正已经成为一名业务骨干,贾玉山对待工作的态度在年轻人身上得到了延续和传承。

事实上,两年前,贾玉山就回归为一名普通检察官。这两年,他一直以弓满弦、电满格的状态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不仅按100%的比例办案,还经常被抽调参与重大、疑难案件。

就在几天前,他还连续7天参与开庭,完美办结一起50多人的重大案件。

这是贾玉山在公诉席上的最后一案,但用匠心、本心和师者之心淬炼成的一颗检察官的初心,却永恒闪耀在石家庄检察人的公诉之路上。(记者 戴丽丽)

编辑:张小波
责任编辑:尚燕华

热新闻

热视频

媒体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