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好老人,好比一盏灯”

2024-11-13 15:44:02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字号
  • 超大
  • 标准

戎冠秀像。(资料图片 新华社发)

黎明的钟声。(资料图片 江波 摄)

晋察冀边区第一届群英会,戎冠秀被授予“子弟兵的母亲”光荣称号。 (资料图片)

在戎冠秀旧居陈列馆,室内陈列着戎冠秀生平事迹展板,院子中央竖立着这位老人的半身石像。 记者 石雅彬 摄

记者 裴建素 石雅彬

平山县上观音堂乡下盘松村,有一位闻名全国的母亲,她叫戎冠秀。抗战时期,她拥军爱民的光荣事迹,感动了无数人,被授予“子弟兵的母亲”光荣称号,她的事迹成为不少文艺工作者创作的素材,有关她的文艺作品纷纷涌现,诗人田间曾经创作长诗深情赞美她——

戎冠秀,平山县上观音堂乡下盘松村人。1896年出生,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任下盘松村妇救会长、伤病员转运站副站长。她积极带领本村妇女,拥军支前,坚壁清野,参加生产,并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救护八路军伤员。1944年2月,在晋察冀边区第一届群英会上,被授予“北岳区拥军模范——子弟兵的母亲”光荣称号,1944年底至1945年初,在晋察冀边区第二届群英会上,被授予“劳动英雄”称号。

解放战争时期,她积极动员青年参军,热情带领广大妇女生产支前,拥军优属。1949年,戎冠秀作为华北区的人民代表参加开国大典,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接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她历任村妇代会主任、党支部副书记、乡党委委员、县委委员、县妇联名誉主任等职,多次当选人大代表,多次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

1989年8月12日,戎冠秀因病去世,骨灰安葬在华北军区烈士陵园。

平山县上观音堂乡下盘松村是一座红色名村,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时期,该村出人出力积极支援前线,成为远近闻名的模范村。这里是全国拥军模范“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和孤胆英雄韩增丰的家乡,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还曾在这里做手术救治伤兵。

如今,村里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村里保留着戎冠秀早年的一座旧居和一座戎冠秀旧居陈列馆,还有韩增丰烈士旧居和陵园等。在戎冠秀旧居陈列馆中陈列着戎冠秀生平事迹的图片和展板,院内竖立着一座戎冠秀半身塑像;在山上的戎冠秀旧居内,展陈着她生前用过的农具和纺车,院内竖立着一座白求恩半身塑像;在韩增丰烈士墓,墓碑上刻着:“磁河边洒热泪,寒林啼鹃数行泪;湾子里哭英魂,长空归雁几度书。”

长诗:《戎冠秀赞歌》

“我唱晋察冀,山红水又清。山是那么红,水是那么清。如果有人问,请问好老人。这位好老人,好比一盏灯。战士给她火,火把灯点明。她又举起来,来照八路军……好老人叫啥?名叫戎冠秀。好老人住哪?家住下盘松……”这是著名诗人田间创作的长诗《戎冠秀赞歌》,朴实的诗句饱含着对“子弟兵的母亲”的赞美和爱戴。作为一个从旧时代走过来的小脚女人,一个在偏远山村长期生活的农家妇女,她用最朴素的方式和柔弱的双肩扛起了在别人看来很难担当的社会责任。田间三上下盘松采访“子弟兵母亲”戎冠秀,激情创作了长诗《戎冠秀赞歌》,传遍了晋察冀边区。

这首诗最初发表在《新群众》上,每段配有美术家娄霜的木刻连环画。后来又发行了冀晋区第一个铅印本,也是图文并茂的。

诗人在回忆文章《田间自述》中写道:

我到红土山不久,赶上群英会开幕,会外,我见到了戎冠秀,和这位老人、著名的拥军模范,叙谈了几次,又写了一篇《戎冠秀》初稿并请杂志社余素琪同志,为我朗读给老人亲自听一遍,征求她的意见,并告诉她,丝毫不必客气,有啥说啥!老人听完,慢慢地说:“我没啥意见,你们把我写得太好了。”“你别客气,有什么不妥处,你尽管讲,我是你的小学生哩。”我说。老人马上摇摇手,“我很喜欢的”,又望着我说,“你写好了,能不能送我一本?”“当然要送的。我们的娄霜同志正在配画,刻木刻哩!”提起这事,全国解放后,戎冠秀进京,参加大会,每见到青少年,她就说,“你们想知道我,看看田间写的诗。”后来几次,我们一起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也听她老爱这么说。

话剧:《戎冠秀》

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持续开展了如火如荼、有声有色的群众戏剧运动,培养了众多优秀剧作者,推动了晋察冀戏剧创作的繁荣。先是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火线剧社编演了歌剧《戎冠秀》,后来抗敌剧社又编演了话剧《戎冠秀》,戏剧家胡可是这部话剧的创作者,而他后来的妻子胡朋则是戎冠秀的扮演者,二人因戏生缘,曾在下盘松村和戎冠秀一起生活过一段时间。

胡可1937年秋参加北平郊区的抗日游击队,后参加八路军,他创作的以真人真事为素材的多幕话剧《戎冠秀》,生动地表现了人民军队与百姓的鱼水深情。该剧由著名表演艺术家胡朋扮演主人公戎冠秀,她把戎冠秀处变不惊的神态、果断豪爽的性格和默默奉献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一直到抗战胜利后,话剧《戎冠秀》还在城乡各地演出,很好地宣传了军民关系。

“我最初见到戎冠秀,是在1944年春节过后,晋察冀北岳区的第一次群英会上。”据胡可回忆,当时,持续了三个月的一场艰苦的反“扫荡”斗争刚刚结束。为了鼓舞斗志,表彰英模,会议开得很隆重,每个到会者都报告了自己的事迹。

当年的戎冠秀,穿着打了补丁的粗布袄,安静地坐在那些模范人物中间,格外引人注目。她是最后一天发言的,但她的发言却吸引了每一个到会的人。她站在讲台上,把两只大手搭在一起,像拉家常那样叙述了自己掩护和抢救八路军伤病员的经过。她讲得没有一点拘束,没有一点虚夸,像是对着自己的亲人述说着那些自己应当要做的事情。大家安静地听着,深深被她那母亲般的对子弟兵的疼爱之情所打动。她在掌声中走下了讲台,很多战斗英雄都离开了座位,拥上前去把她围了起来,就像儿子们围到了母亲的身旁。

胡可是作为创作人员列席会议的。会后,领导交给他一项任务,把戎冠秀的拥军事迹编成戏剧。会议结束以后,抗敌剧社就指定他和演员胡朋一起,护送着戎冠秀回家乡,并且在她家住一段时间,进行补充采访和熟悉生活,为日后的创作和表演做准备。

戎冠秀当时是下盘松村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还是妇救会长,人称“老会长”。她把来来往往的八路军都看成是自己的亲人,总是把积攒下来的最好的吃食留给同志们吃。她冒着生命危险救护过的八路军战士不计其数。但是,当他们向她道谢时,她的回答却是:“你们为老百姓流血牺牲,谁谢你们了!”

胡可、胡朋就是在这样亲人般的温暖中,在伟大的母爱中,继续着他们的访问。胡朋以一个文艺女战士的身份和戎冠秀住在一起;胡可住在另外一个老乡家里,早上到戎冠秀家里吃饭。戎冠秀把他俩视为自己的儿女,想着法儿包饺子、做炸糕,弄了很多好吃的;戎冠秀说话随和而亲切,常常有意无意地把他俩的手攥在自己的一双大手里,向他们述说自己经历过的苦日子。

胡可、胡朋在同戎冠秀的朝夕相处中,曾谈到过妇女解放、男女平等等话题,作为妇救会长,戎冠秀为保护妇女的权益做了不少好事。她不但为挨打受骂的童养媳和妇女们讨回公道,还为她们争得了上夜校、参加会议的权利。

就这样,胡可、胡朋不仅常和戎冠秀交谈,了解她的过去、家庭和儿女,还一起走村串巷,找老乡谈话,胡可白天访问,晚上就在一盏小油灯下,趴在炕桌上开始写剧本。

胡可后来多次在回忆文章中提到这位老人,他的回忆录《烽烟 戏剧 人生:胡可自述》中有一个章节题为《母亲戎冠秀》,他写道:“其实,当时她已不仅是一位普通的好心肠的农村大娘,而已是一位十分干练的农村基层干部,一个有高度觉悟的共产党员了,在这一点上,我的剧本是写得很不够的……但它却倾注了我这个年轻战士对子弟兵母亲的敬爱之情。”

通讯:《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

反映边区拥军支前模范人物感人事迹的报告,应首推林江的通讯作品《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这篇作品发表在1944年2月19日《晋察冀日报》上,作品在记叙边区著名拥军模范、平山县下盘松村妇救会主任戎冠秀爱兵如子的动人事迹时,重点描述了她精心护理、挽救一位几乎死去的重伤员的故事。戎冠秀在推碾时偶然发现了一位重伤员,她主动担负了护理任务。整整一个夜晚,她像照顾自己的儿子一样,守候在伤员身边,喂水喂饭,悉心照料,终于使伤员转危为安。作品笔触细腻的描写,真实地表现了戎冠秀对子弟兵一片慈母般的情怀。

在边区第一届群英会上,晋察冀军区特别授予戎冠秀一面红色锦旗,上面用黑色布料剪出戎冠秀的半身像,还有“子弟兵的母亲”六个大字,落款有“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聂荣臻,副司令员萧克,副政治委员程子华”等人,还特别奖给她一头大红骡子,让她骑着骡子携着锦旗光荣地回家乡。

摄影作品:《黎明的钟声》

晨光中,一棵粗壮的枣树上悬挂着一口大钟,树下站着一位中国妇女,随着她挥动的手臂,钟声响彻四方,唤醒了男女老幼,唤来了胜利的曙光。

这张颇具象征意义的照片摄于1942年,发表在《晋察冀画报》上,并多次入选各种影展。照片的主人公就是戎冠秀。

当年,随军记者江波到下盘松村采访,在戎冠秀家里住了十几天。每天早晨,天刚蒙蒙亮,响亮的钟声就会把江波从梦中惊醒。原来,这钟声既是指挥群众转移的报警信号,又是集合游击队员整装迎敌的战斗号角,还是平时催促全村百姓下地生产的动员令。江波仿佛看到,正是戎冠秀这样的先进人物,带领群众前进。在黎明即将到来之际,这位高举木棒的敲钟者,不正是中国人民革命精神的化身吗?于是,江波举起相机,拍下了这个场景,后来这张照片成为解放区摄影作品的优秀代表作之一。

2009年,在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戎冠秀入选中宣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评选的“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太行山上下盘松,战士心头一颗星。无限春风无限意,只缘战士在胸中。”这是作家魏巍对戎冠秀的赞美,这首诗被刻在平山县上观音堂乡戎冠秀小学花坛里的石板上,为一代一代学生提供精神滋养。

编辑:张小波
责任编辑:尚燕华

热新闻

热视频

媒体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