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异瑰丽的战国时期中山国玉器

2024-08-05 11:05:56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字号
  • 超大
  • 标准

■战国中山玉器之龙形玉佩。

■战国中山玉器之斜条分隔龙螭玉板。

■战国中山玉器之三龙绕环玉佩。

■战国中山玉器之玉质人像。

□文/图 李立华

战国时期,诸侯称霸列国争雄。但是,分裂的格局并没有阻挡各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这一时期,玉文化得到蓬勃发展,玉器的制作和使用越来越广泛,器物造型和纹饰更加丰富多彩。在这个“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时代,玉器的用途被系统化和理想化,玉器的礼制化也臻于完善。许多大思想家将玉器融入社会品德生活当中,儒家创始人孔子就将“比德于玉”的思想作了全面阐述:“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而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坠,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拙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由此化无形为有形,确立了玉器的人格化。有人说:战国玉器的纹饰也许没有唐代的生动、宋元的精巧,但那来自数千年前的浑厚和阔朗,以及它们身上回荡着的先哲思想之音,足以让人为之动容心醉。

20世纪70年代,河北平山县三汲乡战国中山王墓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玉器多达千余件。从年代看,除大量战国中期玉器之外, 还有西周、春秋、战国早期和晚期的玉器;从国别族属看,既有中山式玉器, 也有中原式、楚式、越式等玉文化系统的, 甚至还有中山国玉工仿效中原式或楚式的玉石器。品类繁多的中山古玉,造型优美,工艺精细,以其出神入化、变化多样的造型设计与构图装饰, 标志着战国中山国玉雕艺术的成熟及不同于中原诸国的文化艺术特色。

龙螭玉板与斜格纹饰

中山国的玉雕艺术, 反映了中山国人的崇尚和习俗,花纹及构图方式,与华夏玉器的传统雕琢手法迥然不同,充满了浓郁的地方色彩。

在平面构图上, 中山国人喜用隔栏和相互对称的方式装饰画面。隔栏式,是中山玉器一种极为独特的构图方式,这是一种在画面分区界定的构图方法,既是特定造型表现的需要,也给人以框架梁柱结构的印象。如那些特色鲜明的中山国玉板,作者为了使画面整齐规范且有连续性,精心地将龙螭形象分别放置于对称的三角区或四方格内,中间则以一条凸栏将二者相隔。同时,在每个相同而又连续的画面中,又以竖条形的隔断分割开来。这种巧妙的构图方式,使有限的画面显得匀称整齐,主题突出。凸起的装饰隔栏相衬,更给人以平和稳定之感,传达出中山国人特有的欣赏习惯和审美要求。

另外,大量密集使用斜格纹,是战国中山国玉器的又一显著装饰特点,也是鉴别中山国玉器的重要依据之一。这种纹饰多呈纵横或斜向交错布局,作网状形式反复刻画。有的出现在兽面的额、脸、鼻处,有的琢制在龙或虎的身躯上,有的则装饰在画面的边框、隔栏内,还有的刻画在人物的衣裙上,由此可见中山国人对这种斜格纹的喜爱程度,这种现象在战国其他地区玉器中是极为少见的。

绝无仅有的玉人形象

虽然,全国各地战国时期玉器的出土数量都较大,品类也较丰富。但是,玉质人像却极为少见。战国中山3号墓内出土的十余件玉人,可谓首次发现。这批玉人造型别致,制作手法简练。它们既有共同的古拙和淳朴,又有体态神情的不同和特色。它们或身体修长、亭亭玉立;或身材矮胖,身体较小而宽阔,却都是头梳角形发式,双手置于腹部,上身光素无纹,下身穿拖地长裙,裙面图案都是在间隔对称的方框内饰以密集的斜格纹装饰。这些玉人形体扁平,正面密集装饰斜格纹,背面却光素无纹,通体无一穿孔,有可能不是佩饰。考古研究证明,春秋时期中山国墓葬内,存在殉人现象,而且均为死殉,身份大多为奴婢、侍妾之类。到了战国早期,贵族墓葬才逐渐受到华夏文化的影响,墓葬制度已与中原民族没有明显的区别,殉人制度已经废除,人殉的替代品出现了。因此,战国中山3号墓内出现数量众多的玉质人像,有可能是人殉的替代品,象征死者生前的妾、舞女及佣人等。

当然,战国中山国这些绝无仅有的玉人形象,完全可以视为现实生活中真实人物的写照。这些玉人的角状发型与斜格形花纹的服饰,应是战国中山国女子的典型装束,是战国中山特有民族风情与文化气息的反映。

造型奇特的龙螭形象

龙,是中国古代文物中常见的艺术造型。战国时期,龙纹图案更是丰富多彩,战国中山王厝墓出土的玉器中,就可见大量龙纹图案。除常见的几种式样外, 还出现了一些奇特的造型,令人耳目一新。在此,我们不妨通过以下几件龙形玉佩,对战国中山国的龙形玉佩以作管窥:

身躯呈S形的龙形玉佩,是战国时期比较流行的款式。中山王厝墓中出土的S形龙形玉佩,不但在肢体的关节处斜磨出云纹装饰,还在龙体上阴刻出“人”字形花纹,尾部卷曲并饰有绞丝纹。尤为别致的是,还将三条龙围绕一只圆环透雕出来,由于雕琢工艺巧妙、阴阳线运用灵活,使扁平的器面显示出一定的浮雕效果。

还有一件躯体瘦长卷曲、没有肢足、作双龙交叉状的龙形玉佩,整体造型虽然较为简单,在龙的身躯内却随形刻画了身躯如蛇的螭纹形象,并饰以绞丝纹。在玉佩边缘处,还刻有细密的方格纹。这件玉佩表面书有“公全一吉玉” 墨书文字,弥足珍贵。

螭形玉器在战国玉器中非常少见,战国中山国玉器中却有大量体态各异、造型多样的螭纹形象出现。所谓“螭”,是传说中龙的九子之一,是一种没有角的龙。战国中山玉器上的“螭”,或一首双身,或回首卷体,或双体缠绕,或寄生附体……这些造型多样、体态各异的龙螭形象,堪称战国中山国独创。其中,既吸收了华夏文化中龙螭形象的某些特征,又倾注了中山国人的审美情趣,既神气活现又凝重庄严。

与众不同的玉石材料

战国中山国出土的玉器,可见多种贵重石料。其中,既有新疆产的和田籽玉、辽宁产的岫岩玉,也有河南南阳地区产的独山玉(又名假翡翠) 及河北张家口北部新河地区产的玛瑙。还有一些美丽的石料,取材于太行山。

据主持战国中山王厝墓考古发掘工作的专家介绍,河北井陉一带,即战国中山国故城附近,早年有开采、销售玉料的历史。中山国王墓中出土的玉器,除少数精品外,色泽都偏深沉,多为黑、灰、黄、褐等色,质地较为粗陋疏松,而且玉器表面大多缺乏平滑闪亮的玻璃光泽。当然,这些玉器在两千多年的历史岁月中,曾经盗墓之火的焚烧与地下水土的腐蚀,质料难免发生较大变化。不过,那些具有中山国特色的玉器材料,还是比较明显地表现出了它们的某种特殊性:如战国中山3号墓出土的那些龙螭纹方板,色泽黑灰近似石头的不透明质地,都是其他地区罕见的玉料。再有,战国中山1号墓出土的那些佩饰,其材料的硬度、透明度和色泽,也与和田玉、南阳玉有一定的差距。这种玉石材料,应是战国中山国人在当地开采的一种物美价廉的玉石材料。可以说,由独特玉料与神秘图案相加而诞生的玉器,别具一种文化气质与艺术格调。

战国中山国玉器,之所以如此多而精,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琢磨玉器不可缺少的材料,是金刚砂(又名解玉砂)。我国古代产此物的地方,主要在今河北省邢台地区、今平山县和灵寿县等地,正好位于战国中山国边沿或境内。对中山国人来说,获取金刚砂比任何地区都要轻而易举。另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中山国“地薄人众”“仰机利而食”——这个由当时的少数民族白狄族建立的小国,商业贸易只能以经营手工业制品为前提,手工业制造是它重要的经济手段。司马迁曾以中山国“多美物,为倡优”来概述这个民族,战国中山国出土的这批精美玉器,足以证明中山国人高超的手工业水平。

可以说,奇异瑰丽的中山古玉,承载了中山国人美好的追求与梦想,将自然美与艺术创造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将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民族风尚寄寓其中,使之呈现出非同寻常的韵味和效果,也奠定了它们在中国玉器史中的重要位置。

编辑:张小波
责任编辑:尚燕华

热新闻

热视频

媒体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