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寿县油盆村:晋察冀边区印刷局在这里发展壮大

2024-01-05 15:45:56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字号
  • 超大
  • 标准

晋察冀边区印刷局运输队旧址。

晋察冀边区印刷局工兵连旧址。

坐落在群山环抱中的灵寿县油盆村。

灵寿县南营乡油盆村地处太行山深处,这个有着200多人的小山村,是石家庄市革命老区建设重点村。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中国人民银行前身之一的晋察冀边区印刷局总局所在地。“油盆时期”成为晋察冀边区印刷局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记者 杨惠玲 通讯员 陈蕾 房丽洁/文

记者 张晓峰/图

灵寿县油盆村位于石家庄西北120多公里的太行山深处,距离灵寿县城80公里、南营乡政府5公里,由油盆、大西沟、板房、古石4个自然庄组成。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银行前身之一的晋察冀边区印刷局总局在这里驻扎了两年多。

边区印刷局驻扎小山村

油盆村西依芝麻山、东连大油坨,南北山岭相对形成一个盆地,村庄就坐落在这块盆地上,故取名“油盆”。

晋察冀边区银行成立之时附有印刷部,经理关学文兼任印刷部领导。1938年6月,中共北方分局、晋察冀边区政府指示,将印刷部与银行分开。之后,在山西五台县门限石召开大会,成立了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印刷局(加印部仍归边区银行管辖),派吕东任局长兼银行监督。7月,中共北方分局又派罗琪任印刷局工务主任,协助吕东开展政治思想工作,并着手建立党组织。

1939年7月,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印刷局和银行加印部,分别从平山杨家庄、王家坪一带搬到灵寿县油盆、黄土台、大西沟和现属阜平的大东沟,银行加印部划归印刷局。

油盆村一带,倚太行山脉,群山耸立,东南是大崖山,西北为五岳寨,海拔均在1500米以上,地势险要,南面是漫山岭,形成了一个天然屏障。因村庄地势隐蔽、交通不便,群众基础又好,成为晋察冀边区印刷局驻地的上好选择。随着敌后游击战争的广泛开展,根据地迅速扩大,财政经济工作日益繁重,对边币的印刷发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印刷局在动荡中大发展,进入比较系统的建设阶段。

经上级批准,印刷局的机构、领导班子也进行了调整。总局设在油盆村,总局局长吕东(吕东1940年5月调一专署任专员,罗琪接任局长),副局长罗琪、解奇霄。总局管理机构设有庶务科、会计科、材料科、警卫队、卫生所等,约有200人。总局下设3个分局:一分局,局长罗琪兼任,住在黄土台,100人左右,有小石印机10余台;二分局,局长刘竹溪,住在大东沟,100人左右,有小石印机七八台;三分局,局长何纪云,住在大西沟,70人左右,有一台大石印机并从事机器维修。另有裁切队(一队)、签字号码队(二队)150余人,运输队80—90人,上百匹驮骡,均住在油盆村。

当时,为保密起见,油盆村改名“李家沟”,黄土台改名“庙台”,大西沟改名“石家寨”。

在这里印钞生产大发展

印刷局在油盆村期间,已经具有可观的规模和生产能力。

由于各分厂厂址分散,交通不便,又有敌人骚扰,各分厂既要组织钞票的生产以满足边区抗战的需要,又要抓好材料采购以保证生产及时供应,还要随时注意敌情,以免遭到敌人的破坏,困难重重。承担这样的重任,就要求印刷局不仅要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而且工人素质要好、政治觉悟要高,能战胜困难,努力工作。为此,印刷局党组织对全局干部、工人从政治思想教育入手,提出“知识分子工农化,职工知识化”的口号。印刷局领导吕东、罗琪等与工人们吃住在一起,经常与他们促膝谈心、拉家常,帮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他们教育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相结合,消除瞧不起工人的思想,同时鼓励广大工人参加文化学习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了工人们的修养和觉悟,使印刷局成为一个团结战斗、有觉悟、有纪律的战斗堡垒。

刚到油盆村不久,印刷局局长吕东认为文艺活动好比是机器油,是广大职工的精神食粮,也是提高职工素质的重要工作。在局领导的支持下,印刷局成立了总局“火光剧团”,随后又成立了各分局的“解放剧团”和“新生剧团”。当时的印刷局,在全边区是个大单位,文化活动搞得比较好,以周巍峙为团长的西北战地服务团曾多次到油盆村为印刷局职工和农民群众演出文艺节目。丁玲、王昆、田间等也都曾到油盆村进行过慰问。1940年春,周巍峙在油盆村还为印刷局谱写了《晋察冀边区印刷局局歌》。

在油盆村期间,印刷局印钞生产大发展,除了续印原来的票券之外,还为冀南银行、中州银行、西北农民银行生产钞票,有力地支援了根据地的抗日战争。同时,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保证印钞任务的完成,还设计、制作了新版拾元券、伍拾元券票版。这个时期,职工增加到600余人,他们不怕苦不怕累,进行劳动竞赛,为提高产量轮流吃饭不停机,并积极动脑筋、想办法、钻研生产技术,提高印刷质量和生产效率。“油盆时期”成为晋察冀边区印刷局第一个繁荣发展时期。

印刷局到达油盆村,老百姓把最好的房子、最好的用品提供给印刷局职工。驻地群众为支援印刷局的工作,从油盆经漫山一直到平山的盘松,修整了一条盘山路,为顺利运送纸张和印好的钞票创造了有利条件。印刷局也对职工进行拥政爱民教育,干部职工人人自觉遵守纪律,帮助群众生产,关心群众生活。村里办起了夜校,印刷局的同志教村民识字、唱歌、扭秧歌……印刷局干部职工和油盆村的村民亲如一家。

1941年秋,由于敌人发动了疯狂的秋季大“扫荡”,印刷局离开了油盆村。

一条道路激励人们前行

在油盆村有一条名为“七贤路”的道路,这条道路的修建被传为佳话。

这条路全长13.5公里,修建在驼梁东麓支脉的崇山峻岭之中,连接了慈河上游的小驼河和驼沟河两条支流,从油盆村北,沿着山沟向前蜿蜒,途中先后经过板房、古石两个村庄,翻越一条山梁,延伸到芦芽沟自然庄,一直通向海拔2200多米的驼梁。

1993年8月,油盆村不甘贫困、向往富裕的赵安明、崔风亮、赵小狗、赵安江、赵五月、吴书芳、魏海军七位村民,自筹资金47万元,发扬“愚公移山”精神,自发地开始修建道路。修建这条路共动用土石方6万多立方米、用工3万多个、修建桥涵9座。历时9个月,一条碎石路终于在1994年5月铺设完成。

1994年,七位村民的事迹被写成长篇报告文学刊登在《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后来还被拍成了电视剧《太行七贤》。从此,这个地处太行山深处的小村庄在全国范围内有了大名声。七位村民也被尊称为“太行七贤”。

“太行七贤”修建的这条路,成为一条大山深处通往外面世界的开放路,一条破除贫困、向往富裕的致富路,一条自力更生、拼搏进取的奋进路。在道路修建过程中,“太行七贤”不甘贫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拼搏进取、共同富裕的事迹感染激励着人们。为了纪念七位道路修建者,这条路被命名为“太行七贤路”。

现在,“太行七贤路”已被硬化为水泥路、拓宽为柏油路。这条在深山里开凿出来的道路,依然承载着油盆村致富的希望。随着不断变宽、变平坦的道路,油盆村的发展之路也将越来越宽敞。

30年过去了,“太行七贤”中有的人已经离去,还健在的人也老了,但他们的精神,仍然激励着更多的人前行。

编辑:张小波
责任编辑:尚燕华

热新闻

热视频

媒体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