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果寺中白果树 秋黄春绿越千年

2023-11-26 07:08:19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字号
  • 超大
  • 标准

微信截图_20231126070801.png

白果寺中的白果树。

安放在白果寺一隅的古代石碑

深秋至初冬,石家庄市元氏县湘山普济寺(俗称“白果寺”)中那棵千年白果树,又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时节。凛冽的寒风,仿佛一个漫不经心的画手,将繁茂的树叶渐次染黄。硕大的树冠,一丛浅淡一丛深,色调鲜明亮丽,诠释出一首动人的生命史诗。毕竟是积攒了千年的秋色,这棵一千余岁高龄的白果树,有着强大的气场。每逢深秋,当白果树叶开始变黄,省会市民便纷纷前往观赏,惊叹之声不绝于耳。

文/图 砾华

元氏县“万木之冠”

白果寺,坐落在元氏县前仙乡牛家庄村北的湘山普济禅寺遗址上。群山环抱之中的牛家庄,位于元氏与井陉交界处,是个很小的村子。

去过白果寺的人都知道,这棵高耸入云的千年老树,给人的感觉确实震撼。一眼看去,白果树的树干,非同一般地高大粗壮。再往上看,树的顶部九枝分开,下有浑圆的瘤状凸起。遮天蔽日的树冠,犹如一把巨型的伞,树体之高大,实属北方罕见。石家庄市园林局网站给出的信息是:树高35米,胸径1.35米。站在树前目测,三个成年人未必能够环抱过来。

据史籍记载:“湘山,又名厢山者,盖西侧和北部为山,顺西山有河曲,东侧平缓有路,因名湘(厢)山。”寺庙院内,残留一块明嘉靖二十五年所立的重修寺院碑记,碑文中有湘山普济禅寺创建于唐(618-907年),重修于元至正元年(1341年)的记述。湘山普济禅寺曾为佛教临济宗的主要寺庙之一,与西石堂、禅房院、东石堂同为封龙山四大禅院,香火一度十分旺盛。

自古以来,由于寺前这棵白果树,当地人一直将寺院称为“白果寺”,甚至于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湘山普济禅寺”之名。另据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的《元氏县志》:“白果园在湘山上,即普济寺。寺中多奇花异草,别有风致。寺门前有白果树一棵,大二十余围,殆千年物也。”根据碑文记述与县志所载,有关部门经过测算得出结论:白果树的树龄超过1200年,为元氏县内“万木之冠”,也是石家庄市现存最高的古树。

白果树,又称银杏树、公孙树,属落叶乔木,有“植物界的活化石”之誉。之所以称之为“银杏树”,是因其果实外观像杏并有白粉;之所以称之为“白果树”,是因其果实内壳是白颜色的。元代吴瑞的植物学著作《日用百草》,就将“白果”之名收入书中;之所以称之为“公孙树”,则是因为这种树生长较慢,寿命极长,自然条件下从栽种到结出果实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颇有些“公种而孙得食”的意味,也就是说爷爷种下的树,要等到孙子长大才能得到收益,故称其为“爷孙树”或“公孙树”。

不结白果的“公树”

虽然名为白果树,这棵千年大树却从来没有结过“白果”,因为它是一棵“公树”。

以前还真不知道,白果树是雄雌异株的植物。能结出果实是雌树,雄树是不会结果的。如今,白果树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绿化树种,怎么区分雌树与雄树呢?据专家介绍,判断白果树雌雄的最简单方法,一是看树干,雄性白果树的树体一般比较高大,也比较笔直,枝条向外生长的幅度比较小,多是笔直向上生长,呈三角形。相对来说,雌性白果树的树体比较矮小,树枝开放角度比较大,树枝比较少,树冠的横向比较宽;二是看树皮,雄性白果树的树皮颜色比较深,裂缝也很深,树皮比较干燥。雌性白果树的树皮颜色比较浅,裂缝也很浅,呈灰白色;三是看树叶,雄树叶子的颜色比较深,中间的裂痕也比较深,深度一般在叶子的三分之二处。雌树叶子不但颜色比较浅,中间的裂痕也很浅,只有叶子的四分之一。除此以外,从叶子的掉落时间也能判断白果树雌雄,雌树叶子一入秋就会变黄,并且落叶比较早。雄树叶子不但变黄比较晚,落叶也比较晚。实话实说,初次见到白果寺中这棵白果树时,我还有些纳闷:同一时间,其他地方的白果树叶子早就全黄了,这棵树怎么只黄了三分之二呢?一旦弄清楚树有雌雄之分的基本知识,这个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经专家调查发现,自然界中白果树的“男女比例”严重失衡,雌树占87%,雄性只有13%,雌雄比例高达9:1。据说,白果寺中原来也曾有过一棵雌白果树,“一公一母”两棵大树相伴而生。至于现在为什么只剩下一棵公树,村里人开玩笑说公树和母树吵架了,母树一气之下抛下公树走了。玩笑归玩笑,真实原因是曾有一年天降暴雨,村里发生严重山洪,雌树被汹涌的洪水冲走,顺流而下不知冲到了何处。村民传说,发洪水时,雄树见雌树卷入波涛,情不自禁地涕泣呼唤,寺门前一对石狮子也急得毛发耸立。为了拦住在漩涡挣扎的白果树,石狮子翻身跃入水中。怎奈水流湍急,不但那棵雌树被冲得无影无踪,石狮子也见不着了。

古树古寺焕发新生

侥幸躲过那场洪水的雄白果树,也是命运多舛。原本,树的西侧有泉水浸润,南侧还有一大片芦苇地。因为有丰富的水源滋养,这棵千年老树一直枝繁叶茂。20世纪70年代,“农业学大寨”兴修水利时,在树西侧3米处挖了一道深5米的沟渠,致使部分树根被切断并裸露出来。此举亦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树体营养不良。村里人眼睁睁看着千年老树的叶子变得越来越小,将近五分之一的树枝一天比一天干枯。幸运的是,这种现象很快引起了县领导的重视,连续两年在干旱季节用罐车拉水为老树补充给养。后来又填平了西边的沟壑,千年老树才逐步恢复了生机。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这棵白果树的树干上残留着一些黑色戳口,据说是被硬币凿出的痕迹。大约二三十年前,一些人不知从哪里听来传闻,把硬币凿进古树的树干可以祈福,得到古树庇佑。当时,白果树四周没有围栏,不断有人将一分或五分硬币凿进树干,古树树身因此遭到破坏。村里人无奈地将凿进树干的硬币一一取出,直到在树的周围建起一道铁栏杆,才杜绝了这一行为。几年前,省里有关部门又给老树安装了避雷针,铁栏杆也更换为比较美观的石栏杆。由于保护得力,千年古树愈发显得英姿勃发,生机盎然。

多年前,由于遭受风吹雨打及各种自然灾害,湘山普济禅寺坍塌,只剩下几根高高的石柱。湘山普济禅寺原貌如何,因缺乏记载不得而知。如今,寺院的复建工程正在进行之中,朱漆灰瓦的山门卓然而立,成为山坳里一抹耀眼的亮色。已经竣工的大雄宝殿,端庄雄伟气势恢宏。寺中古迹,除一棵千年白果树外,还有五座石塔、两通石碑,它们被集中安放在寺院一隅,成为悠久历史的见证。说起石塔,元氏县最为著名的,应属褚固村普照禅院长老朗公和尚舍利塔(已迁至元氏县蟠龙湖蟠龙寺前的山坡上)。相比于装饰精美的朗公和尚塔(元代,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果寺中五座明代石塔的式样简单了许多,虽然也是由塔座、塔身、塔顶及塔刹组成,除了四角石兽和一些线刻花纹,几乎没有装饰。这些石塔,是历代湘山普济禅寺住持的寿塔。

寺院三面环山。站在白果树下举目环眺,但见层峦叠嶂,群峰高耸,环境清幽而静谧。寺院后面,还有一道聪明泉,泉水潺潺流入新修建的水塘。水塘为宝葫芦形状,上方有三孔石拱桥飞跨,旁边有一棵老榆树依傍,石桥、老树倒映水中,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浑然一体,置身于此,人在画中游的感觉油然而生。

编辑:刘晓婷
责任编辑:尚燕华

热新闻

热视频

媒体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