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以传世 德行惠后人——看宋金元时期石家庄一带如何传承良好家风
2023-11-01 19:02:46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 超大
- 大
- 标准
- 小
在宋金元时期,石家庄一带居民十分重视家风及学风培养,他们的家风、学风值得今人借鉴学习。
□记者 石雅彬
灵寿韩氏:
以民为本 刚直不阿
韩亿,字宗魏,真定府(治今石家庄市正定县)灵寿县倾井村人。韩亿为官政绩卓著,朝野称誉。为地方官时,体恤百姓,注意赈济灾民,兴修水利;在朝中任侍御史、枢密等职,刚直不阿,不避权贵,为北宋政治、军事的稳定都作出了突出贡献。
韩亿性格端方稳重,治家严整,他十分重视道德修养,严于律己,对其8个儿子要求严格,在其严格管教下,其子孙大多贤孝,多人在朝为官,其中韩绛官至宰相。
《宋史·韩亿传》载,韩亿任陈州通判时,时值黄河破堤决口。治河修堤需“费万计”,但他“不赋民而营筑之”。河北大旱,转运使不以实情上报,只有韩亿进言饥荒,希望能向百姓贷租救济。
韩亿作为侍御史,不论官职大小,只要危害了国法或以权谋私,都不留情面。执法严谨,不避权贵。宋仁宗时,有官员吴植行贿宰相王钦若案,韩亿对此进行彻查,原来吴植因生病,怕被罢职而向王钦若行贿,只是金子没送到事情就暴露了。于是,他不仅解除吴植的职务,还要审查王钦若,并不畏惧宰相威势。史书评价他,敢于坚持正道,“其不挠如此”。
后来,韩亿奉命出使辽国,他机敏应对,维护了宋朝的尊严和利益。
北宋大政治家、大文学家范仲淹任开封知府时,曾向皇上献“百官图”,其中推荐韩亿可重用,说他有宰相之才。
韩亿次子韩综,在邓州(今河南邓州市)、天雄军(今河北省大名东北)作通判时,有一年,黄河决口,灾民“依丘冢高台而聚者数百家”,非常危险。韩综下令:“能济一人,予千钱。”于是人们争相操舟救援,保全了灾民性命。
韩综也曾奉命出使辽国。
韩综死后,宋帝因难觅得力使臣而对群臣说:“孰有如韩综者乎?”表达了对他的称道和怀念。
《宋史·韩绛传》载,韩亿三子韩绛任户部判官时,江南饥馑,韩绛为安抚使,行便民事数十条。宣州守廖询贪赃枉法,韩绛下令吏部一一处理,民心大悦。真定守官吕溱犯法,从官请求宽纵赦免。韩绛力主严惩为吕溱求情者,罢免了吕溱。知成都府张咏,“春粜米,秋粜盐”,本意在“惠贫弱”。但日久天长,“权归豪右之家,民不堪命”。朝廷派人前去核查,反而同流合污。韩绛禀明朝廷,重新核审,惩治了豪右之徒。韩绛执着耿直,长于据理力争,连宋英宗也对他说:“用卿出自朕,卿凡论事,不宜过激,当存朝廷大体,要令可行,毋使朕为不听谏者。”
宋神宗继位,韩绛拜枢密副使,他上书请求改订役法,遂代陈升之,领制置三司条例司。后与王安石共事,积极支持新法。
宋哲宗即位,韩绛任镇江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封康国公,为北京留守,留心治理黄河水患。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韩绛以司空、检校太尉告老还乡。次年病逝。赠太傅,谥号献肃。
真定史氏:
稳定社会 尊重文化
在金元之交到元朝中期,史氏家族镇守真定府,在他们的治理之下,石家庄一带避免了战争的侵扰,社会秩序稳定,经济不断发展,尤其是文化方面取得了不小的进步,成为河北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
史氏家族本是金代永清豪绅,蒙古军伐金时,史天倪组建“清乐军”随蒙古灭金,蒙古太祖十五年(公元1220年)攻占了真定。此后,史天倪的弟弟史天泽及其子史楫、史权相继任真定兵马都总管之职,主真定事。
元代王恽所著《秋涧集》记载,史天泽镇守真定时,“乃缮城壁,除武备,明号令,守御以方”“岁荒食艰,捐甘攻苦,与众共之,于是招流散,抚疮痍,披荆榛,掇瓦砾,数年间,官府民聚,以次完治”。
《元史·史天泽传》记载,在争夺真定的战斗中,蒙古大将怒斥百姓抗拒,俘万余欲杀之,史天泽劝说:“彼皆吾民,但为贼所胁耳,杀之何罪!”使万余百姓得释。史天泽临去世前还上奏朝廷:“臣大限有终,死不足惜,但愿天兵渡江,慎勿杀掠。”至元十二年二月七日病逝于真定府第,年74岁,帝闻之“震悼”,赐白金2500两,赠太尉,谥号忠武。以后复赠太师,进封镇阳王,立庙祠。在治理真定时,史天泽知道高利贷盘剥害民,于是“倾家资,率族属官吏代偿”13000锭,以此安民,深得民心。
史氏家族十分重视文人,重视文化教育,《元史·史天倪传》记载,从史天泽祖父史伦一辈开始即“建家塾,招徕学者,所藏活豪士甚重”。史天泽本人出身武夫,40岁时才开始读书,但他一生尊重文化,保护文人。每到一地,访求贤人,对“名士流寓失所,悉为治其生理而宾礼之”,诚心与之交游,对元好问、李冶、王滹南等一批文化人“礼遇甚厚”,并向朝廷举荐贤能。在史氏家族治理真定时期,真定聚集一批名士,成为人文荟萃之地,尤其是对元杂剧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使这里不仅是元曲艺术的发祥地之一和重要的创作演出基地之一,而且汇集了李冶、元好问、瞻思等一批著名的科学、文化名人,在中国科学技术和经学、文学艺术史上留下了灿烂的篇章。
史天泽告老之前还向元朝廷推荐王恽、张昉、高鸣等多人。其中高鸣,真定人,以文学知名,元世祖时任侍御史之职。
史楫继承史氏家族乐善好施,尚义气的传统,为真定地方百姓做了很多善事。《元史·史天倪传》记载,太宗窝阔台时期,对汉民征收赋税只收包银,不收实物。史楫奏请“以银与物折,仍减其元数,诏从之,著为令”。此前,西域商人在真定代民输税,让百姓借贷后加倍偿还,谓之羊羔利。史天泽曾奏请“请官为偿,一本息而止”,并且“倾家赀,率族属官吏代偿之”(《元史·史天泽传》)。
藁城安氏:
儒学世家 传道授业
安熙,元代藁城人,字敬仲,著名教育家。安氏一族原为太原离石人,从五世祖安玠开始,世为儒家。
安熙祖父安滔为童生,金亡后迁居真定藁城,以教书为业,以学识品行闻名乡里,受到大儒张德辉的邀请,成为张德辉族学的教授。将三个儿子安芝、安松、安筠培养成进士。
安松和其子安熙、安煦,父子三人自为师友,研习以程朱为本的理学。安松的文章以理为主,不尚浮夸,言之有物。其兄弟安芝、安筠均为进士,在元初为官为学,名重一时。同辈堂侄安焘也都是“晦迹读书,不求仕进,悠游自乐”的祖训,弟子族人保持书信往来,互相切磋学问。远支族人中安好古在担任燕南宪府吏员时,曾拜安松为师,与安熙等人关系也很亲近。
安熙是安氏家族中名声最盛者,他幼年承袭家学,欲往容城投理学家刘因求学,刘因不幸去世,便跟从刘因门人乌叔备学习,刘因去世后,他抄录刘因撰写的经书,并自称为其私淑弟子。他不屑仕进,居家教授几十年,以教授儒生为己任,四方来投师从学者,多有成就。安熙的《默庵岸先生文集》收录了他的著述和生平故事,其中记载,他在刘因去世后,写信给自己老师乌冲立誓说:“今而后,惟有一意问学,亲贤取友,勉励孜孜,死而后已。”于是得到乡里富户李椿的资助,“以诗书教其乡人子弟”,并承担李椿宗族子弟的教育。安熙率弟子“日望必率诸生谒拜先圣祠下”,平日与名儒交谈,共同探讨《四书》旨趣,也与入仕的儒士交游,还为乡里儒士撰写祝文,为儒学晚辈起名。
他赞同朱熹的《四书集注》中理学的观点,同时批评儒生们为了功利目的死记硬背而一知半解,于是他著《四书精要考异》《默庵集》等以重申理学的精义。他的《默庵岸先生文集》中记录了他的理学观点:“溺于记诵、训诂、辞章之习以希名设利,不复知有圣人之说,而又有异端之邪说以间之,不有真儒者出,孰能有以明斯道。”
安熙曾在元大德、至大年间主持封龙书院,“其教人以敬为本,以经术为先,弟子去来,常至百人”。在真定讲学期间,其弟子多至百人。史载,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藁城名士安熙主持封龙书院,率诸生举行开学祭孔典礼,著《封龙山书院释祭先圣文》。
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安熙病逝,享年42岁。卒后,乡人为其立祠。学者苏天爵是其弟子之一,将其遗著编成《而虞集》。
真定瞻氏:
民族融合 文化交流
在元代,真定还出了一位杰出的阿拉伯学者瞻思,他和他的家族体现了元代民族融合的成果。
瞻思,字得之,祖先是大食国(今伊朗)人,原名“沙克什”,定居真定后自称“真定瞻思”。《元史·瞻思传》记载,其祖父鲁坤,随蒙古军东迁,在窝阔台汗时,授“真定、济南等路监税课税使,因家真定”。他的父亲叫斡直,不乐于仕途,就喜欢研究儒学。瞻思九岁的时候,就能每日记诵儒家经传至千言。
瞻思青年时代拜获鹿(今石家庄市鹿泉区)人王思廉为师。王思廉是有学界领袖之称的元好问先生的弟子,瞻思自然受益匪浅,深得传统文化的精华,故“为乡邦所推重”。他多次推辞入朝为官,而是归里孝亲,矢志向学,成为儒学造诣很深的学者。他博于经学,尤精易学,且通晓天文、地理、算数、水利等各科,著述颇丰。他的著作《河防通议》,有相当部分论述水利工程的运算,将元代数学家、石家庄人李冶的天元术运用到了水利建设上,是科学史上一大进步。
瞻思的诸多成就中,最重要的是史学方面的成就,他的史学著作有两个特点:一是注重地方志书,如《镇阳风土记》《续东阳志》等;二是为外域地方写史,如《两国图经》《西域异人传》,介绍了阿拉伯半岛的历史、地理以及风土人情,丰富了中国与阿拉伯地区的文化交流。
瞻思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其所著的《五经思问》《四书阙疑》都是理学思想影响下的著作。
(参考文献:《宋史》《元史》《石家庄通史》《石家庄文化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