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看溪云忘岁月 笑扶鸠杖话桑麻

2023-10-23 10:28:43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字号
  • 超大
  • 标准

■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鸠杖首。

■《王杖诏书令》竹简(西汉)。

■汉画像石中的持鸠杖老者。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传统文化中,九九重阳节有敬老、登高、祭祖等文化内涵。自古以来,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古代农耕社会,老人中的贤者,是知识、经验、权威和智慧的化身。因而,敬老尊贤是上至帝王、下至民众普遍践行的道德规范。《诗经》颂赞“寿考且宁”,《周礼》倡导“孝行以亲父母”,孔子祈盼“老者安之”,孟子向往“老者衣帛食肉”。古代的圣贤,更是推己及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甚至有人将诸侯对待老人的态度与纳贤兴邦的“国之大事”联系在一起,认为如果敬奉老人尊重贤者,国家就有喜庆;遗弃老人任用不贤者,国家就有灾祸。千百年来,尊老敬老之风绵延不息,成为华夏民族血脉中珍贵的文化传承。

□李立华

尊老制度的一个高峰

汉代,推行“以孝治天下”,将尊老敬老提升到治国层面,形成我国历史上尊老制度的第一个高峰。两汉时期的家庭中,都会将《孝经》作为家庭教育的核心,汉代孩子人生中第一本启蒙读物,大多是这部书。可以说,一部《孝经》对于古人的人生观养成起到了必不可少的影响。《汉书·贾谊传》中,有对皇太子进行孝道方面教育的记载,“皆选天下端士孝悌博闻有道术者以卫翼之,使与太子居处出入。故太子乃生而见正事,闻正言,行正道,左右前后皆正人也 ……”由此可见,皇太子的家庭教育也非常注重孝道的本质。

汉代《礼记·王制》中,有“五十而爵,六十不亲学,七十致敬”的记载,官员到了一定年纪可以被批准“退休”,并且在退休后享受特殊待遇,这一措施便体现了汉代政权对老人的关爱,历史文献中也明确记载了关于官员退休的信息。另外,汉文帝时期颁布的《授粥法》,还明确规定80岁以上老人每月供给一定量的大米、肉和酒。同时规定:“凡孝于亲者人帛五匹”,不赡养老人者,将被处以死刑,尸体将被展示于街头。对父母、祖父母等长辈不敬者,也将被判重罪。1959年,甘肃省武威县磨嘴子汉墓出土的《王杖诏书令》竹简显示,大约在汉宣帝时期颁布了尊敬和赡养老人的法令。诏书宣告“高年赐王杖,上有鸠,使百姓望之,比于节。”“七十以上杖王杖,比六百石,入官府不趋。”也就是说,对于七旬以上的老人,朝廷颁赐一柄顶端雕有鸠鸟的特别手杖,名曰“王杖”。凡持有“王杖”者,其身份相当于年俸“六百石”的官吏,可以享受各种社会优待。他们不但可以自由出入官府,还能在天子道上行走,不受限制;他们行走王土,食宿均有照应;受王杖者和六十以上无儿子的鳏寡老人,种田不交租,经商不纳税。《王杖诏书令》还规定,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侮辱、打骂或虐待持王杖者,如有违抗以蔑视皇帝罪论处,严重者将处以死刑。出人意料的是,这项法令颁布后,居然真有以身试法者。据汉简记载,汉成帝时曾有汝南郡王世安、陇西郡张汤等庶民百姓殴打王杖主并折伤其杖,南郡亭长司马护、长安东乡啬夫田宣等地方官吏擅自传召、捆缚、殴打杖主等等,以上涉事者均被当众斩首以儆效尤。另外,对于抚养照顾鳏寡孤独、病残老人者,《王杖诏书令》也做出了予以免除租税、劳役的规定。以立法形式维护和保障老年人生活权益的《王杖诏书令》,是我国第一部敬老法。王杖,堪称汉代老人享受特殊照顾的“优待证”。

鸠为杖首的象征意义

关于汉代王杖的形制,《续汉书·礼仪志》记载,王杖长“九尺”(约合今2米),“端以鸠鸟为饰”,因此当时民间又称为“鸠杖”或“鸠首杖”。全国各地汉墓出土鸠杖数量不少,说明汉代老人使用很普遍。汉代鸠杖,材质有青铜、木质的,也有玉质的,造型大多为有头有尾的鸠鸟。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一件青铜质地的鸠杖首,长约5.7厘米,形制比较另类,仅有鸠鸟之首。鸠鸟嘴巴紧闭,上下尖啄部相合,凸起的双眼炯炯有神,似在翘首昂视,望之颇有威仪。

考古资料显示,汉代王杖雕刻工艺精致,多为髹漆。由于经常使用,难免会有所损坏。所以,《王杖诏书令》将授杖、持杖、用杖的准则纳入法律,要求地方官吏及时为持杖者修整王杖,唯有这样,才可“使百姓望之”够得上“比于节”的王权尊荣。

至于以鸠鸟饰杖的来历,自古以来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三种说法:一是“鸠”与“九”同音,古代两字通用。“九”是个位最高的数,有独特的意义,又称无数,象征极高、极多、极长、极大之意;二是鸠鸟食道畅达,为“不噎之鸟”,刻鸠纹于杖头,寄寓老者食时防噎,有祝福长生之意;三是《周礼》中有周人献鸠敬老的风俗,相传周朝专设名为“罗氏”的捕鸟官,寒冬腊月天子大祭之际,围取鸟雀献给天子,用作祭品。仲春二月,惊蛰后复苏的鸠鸟是一种高级滋补品,最适宜于“养老助生气”。罗氏将其捕捉后代表天子献给老人,希望他们食用后返老还童。到了汉代,由于不设专门的捕鸟官,只好将王杖之首雕成鸠鸟,送给老人;四是东汉社会风俗史著作《风俗演义》中有一个传奇故事,“汉高祖与项羽战京索间,遁从薄中,时有鸠鸣其上,追者不疑,遂得脱。及即位,异此鸟,故作鸠杖,赐老人。”故事说的是,楚汉战争中刘邦与项羽在荥阳一带大战,项羽攻势凶猛,刘邦节节败退。一天,被项羽军队紧追不舍的刘邦,不得不藏身林木。追兵赶到时,忽然听到斑鸠的叫声,他们判断如果草丛中有人肯定会把鸟吓跑,说明刘邦并未藏身此处,于是转身离去,刘邦因鸠鸟啼鸣庇护而得以脱险。因此,刘邦得天下后给予鸠鸟极高的礼遇。

汉代尊老的社会原因

其实,考古发现鸠杖的出现并非始于汉代,早在距今3500年的青海湟源卡约文化遗存中,就发现了两件青铜鸠杖。先民将“鸠”置于代表王者之威的“王杖”之上,作为部落首领权势的象征。所以,鸠杖最初应为远古时期原始部落的权杖,与远古先民的鸟图腾崇拜有着密切关系。后来,随着社会的演变与文化发展,鸠杖的权杖功能逐渐淡化,帮助老人行走的功能逐渐凸显,鸠杖尊老敬老的象征意义逐渐衍生出来。

据《后汉书·礼仪志》“仲秋八月,县道皆案户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王杖”的记载,汉代一般是在八月授予老人王杖。八月赐杖的缘由是“诸物老成,故顺其时气助养育之也”。另外,在“八月赐杖”之前,地方政府要对本郡的老年人口进行统计,由此上报老年人口数。关于这一点,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几乎各地方政府在统计老年人数时都有作假行为,皇帝却对此持以默许态度。其中原因倒也不难理解:一方面,高龄人口的虚增,并不影响国家的赋税与徭役;另一方面,社会上多有高寿者,不仅表明皇帝圣明、地方官吏政绩卓著,更是国祚长久的吉兆。

后世民间给老人祝寿,有“坐看溪云忘岁月,笑扶鸠杖话桑麻”的寿联。在中国数千年的尊老制度中,鸠杖的确是一个特别的存在。作为汉代老人的“优待证”,鸠杖见证了我国历史上尊老制度的第一个高峰。应该说,这一点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为避免重蹈秦之覆辙,汉朝最终选择了相对柔和宽松的政策,“以孝治天下”成为这一倾向的代表。秦朝所崇尚的法家思想有较强的利己主义色彩,由此造成了十分严峻的养老及社会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汉朝大力提倡“老有所养”的尊老思想,无疑对尽快平定秦末乱世起到了积极作用。

编辑:张小波
责任编辑:尚燕华

热新闻

热视频

媒体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