沕沕水水电站——新中国第一盏明灯从这里点亮

2023-05-15 16:33:58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字号
  • 超大
  • 标准

沕沕水水电站旧址。如今这里已成为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这道飞瀑后面的水帘洞遗址就是“石家庄先民之家”。

沕沕水村的民居依然保持着古朴的韵味。

在石家庄市西部,有一个山青水绿的小山村——沕沕水村。村后的山上有一眼泉,四季水流不断。泉水自高处坠下,形成落差约100米的瀑布,“其声沕沕”,故名“沕沕水”。解放战争时期,我党在这里修建了第一座水力发电站,成为新中国水电事业的发祥地。不久前,沕沕水村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本报记者 杨惠玲/文 张晓峰/图

沕沕水村位于石家庄市平山县北冶乡南部,东与狮子坪接壤,西与黄安村相连,现有100多户、300多口人。虽然沕沕水村地理位置偏僻,如今却是一个风景名胜区,吸引着各地的游人。

六百余年的古老山村

正值初夏,驱车驶入太行山深处,清凉的山风带来了舒适惬意。从石家庄市市区开车一个多小时,就来到了位于平山县西南部、晋冀交界的沕沕水村,这里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于一体,自然天成,美不胜收。清泉飞瀑和幽谷绿荫,更为这里增添了几多魅力。

沕沕水村西南寺沟(沟中曾有寺院)山洞的泉水为沕沕水的源头。山因水得灵气。明嘉靖《平山县志》记载,沕沕水瀑布是平山八大胜景之一。它因水而得名,取其“有水从天上来,其声沕沕”之意。康熙八年(1669年),平山知县汤聘再修《县志》,其中对此也有记载。到此游览的文人墨客络绎不绝,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水自半山涌出,其水沕沕倾泻,殆数十丈,山高流深,源清泉洌,波浪似雪,喷湍如花。”清朝知县熊寿籛看到这样壮观的景象感慨万千,提笔写下这篇游记。

明初建村的沕沕水村,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数百年来村民们在这里繁衍生息,留下了众多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村中保存完好的清代及以后的建筑,更注重实用性,并且就地取材,以天然石材为建筑材料,并配以砖石雕刻仿木构斗拱垂花等装饰,使得建筑呈现精致古朴的韵味。其中杨文礼、杨和平的清代宅院,被收入《平山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走进一个个青石铺地的四合院,目之所及便是历经数百年沧桑的砖瓦,房檐下墀头上精美的砖雕装饰,让人瞬间便了然房屋主人在建造房屋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心愿寄托。

“水帘洞”里的考古发现

来到沕沕水村,必要去沕沕水风景区游览一番。走进景区大门,走下高高的台阶,穿过起伏的仿木桥,拐过绿意葱茏的小径,一道瀑布便赫然出现在眼前。眼前的瀑布似一匹白练垂下,“沕沕”之声震人心魄。飞瀑溅起的水雾在空中氤氲,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出七色光,让人恍若置身于童话世界。

而瀑布后面的一个山洞,却将我们的目光和思绪拉向遥远的年代。

这个山洞原本无名,却因为在这里发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古人类生活的遗址而“一夜成名”——“水帘洞”这个名字十分符合它的特点,也颇具神秘感。

2004年以来,沕沕水风景区开发溶洞景点过程中,在山洞里发现了大量的动物骨骼化石。经省市文物专家在这里进行科学考察后初步认定,这是一处距今约3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洞穴遗址,命名为“水帘洞遗址”,并称之为“石家庄先民之家”。这一发现,填补了河北境内太行山东麓洞穴遗址的空白,也填补了石家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的空白。

经过多次考察和验证,2011年7月底,文物部门确认水帘洞遗址的确切年代为距今2.8万年至3.5万年。按照这个年代,水帘洞遗址延续时间有6000多年,可以说石家庄先民在此遗址上至少生活了6000多年以后,才移居他处。水帘洞遗址是在石家庄市域内发现的第二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是唯一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与之前在井陉孙庄发现的一处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一起,为石家庄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与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之间构架起一座桥梁,勾勒并展现出一条古人类及其文化发生、发展与演变的清晰线路。

红色电站的“边区创举”

来到沕沕水景区,穿过一片葱郁的竹林,便可看到一块镌刻着“边区创举”的巨石。沿着巨石边的台阶拾级而上,便来到了沕沕水水电站旧址。这是我党修建的第一座水力发电站,成为新中国水电事业的发祥地。

沕沕水水电站旧址的机房为砖石结构,里面陈列着德国发电机组、水轮机、发电机及配电盘,不管是厂房还是设备都保存完好。

由于沕沕水属于喀斯特岩溶泉,常年流水、四季不竭,高达百米的瀑布落差非常适合供水轮机运转,加之毗邻西柏坡、地处深山区,不易被敌人发现,所以便定在这里建设发电站。

1947年4月,正太战役打响。4月17日,井陉解放。解放军在井陉煤矿缴获了一台由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194千瓦发电机。与此同时,晋察冀边区工业局接收井陉、正丰两座煤矿,获得了一批可用于水电站建设的材料。物资备齐,水电站建设进入设计阶段。

当时,谁也没搞过水电站工程,甚至没人见过水轮机。技术人员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夜以继日地计算、绘图,硬是靠土办法完成了设计。为了早日解决军工用电问题,服务前线作战,沕沕水水电站设计和建设人员采取边上马、边设计、边施工的方式,力争早日发电。

1948年1月25日,是晋察冀边区工业局参建人员和沕沕水村乡亲们难忘的日子。男女老少喜气洋洋,敲锣打鼓,扭着秧歌来到水电站,庆祝电站竣工。当天上午,朱德总司令为电站剪彩,启动了水车门。霎时,水轮机旋转带动发电机,机房的灯亮了、村庄的灯亮了、兵工厂的机器响了起来……

朱德总司令说,沕沕水水电站是边区创举,战争时期可以供兵工厂生产用电,在和平时期可以为农村服务。随后,朱德总司令题写了“边区创举”的牌匾赠予电站。

沕沕水水电站正式发电后,使西柏坡的兵工厂生产能力成倍提高。沕沕水水电站的电能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西柏坡,极大地改善了党中央在西柏坡的通电状况,为党中央指挥三大战役、筹建新中国立下了不朽功勋。

沕沕水水电站于1955年改为民用,1975年由平山县人民政府拨款将机组更改为250千瓦,并入石家庄电网,原来整套发电设备作为文物保存。2008年,沕沕水水电站旧址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列为第四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这里被确定为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如今,沕沕水以其红色旅游资源和壮美的自然风光,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人。作为毗邻圣地西柏坡的革命胜迹,沕沕水水电站这颗太行山中的璀璨明珠仍在照亮后人。

编辑:张小波
责任编辑:尚燕华
石家庄新闻网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热新闻

热视频

媒体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