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建炎事 壮士守家园

2023-03-28 00:00:00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字号
  • 超大
  • 标准


北宋末期靖康、建炎年间,面对金兵入侵,石家庄正定、鹿泉、井陉、赵县、赞皇等地的爱国军民奋勇抗金,谱写了慷慨悲壮的历史篇章。

□记者 石雅彬

“天下根本之地”

北宋时期,今石家庄市辖区因地处宋辽边防重地,其行政区划的设置及变迁均带有显著的军事特点。辖区内设有天威军(治今井陉天长镇),北宋还把真定府视为“河朔根本”,建有20多个寨(寨是北宋为防御辽国,在边缘州县建立的军事性基层单位和防御设施)。

宋太祖时期,河北中部的真定府、赵州等地(今石家庄市范围),属于河北路,河北路为北宋最早设置的路之一,也是北宋最重要的行政区之一,时称“河北为天下根本之地”,宋太宗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分河北为东、西两路,河北西路驻真定府(治今石家庄正定),从此确立了真定在河北西部政治中心的地位。

北宋王朝非常重视真定的军事防御地位,认为“河北为天下根本,真定为河北根本”。乾德四年(公元966年)令镇、深、赵、邢、洺5州管内镇、寨、县筑城,加强设防。《文献通考·舆地考二》还记载,北宋政府曾在正定“大修武备……又屯重兵,与定州相犄角,捍御为重镇”。因此,在与辽国的斗争中,北宋无论是攻是守,一直派重兵强将驻守真定、定州。

宋太宗两次北伐均遭失败,不但没有从辽国手中夺回幽州,还常常受到辽国南下侵扰。以真定(今正定)为中心的石家庄一带邻近边境,成为对辽斗争的军事、政治重地。

除了正定,赵县、井陉等地战略地位也十分突出。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宋辽缔结“澶渊之盟”,标志着宋辽之间对峙关系的缓和。次年二月,赵州开始完葺城垒,安定民心,使储集有备,粮食无乏,借以安置北部邻州的流民。

《宋史·地理二》记载,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将井陉县城从天护城(今矿区天护村)迁到控制绵蔓河(今称绵河)谷地的天长镇,使得这座唐代以来一直作为兵家要地的军事城垣,成为井陉盆地的军备、政治中心。同年,为强化行唐城在真定府北部太行山前的军事防御地位,将灵寿县降为镇,划归行唐县管辖。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为强化赵州的军事地位,提高赵州城平棘(今赵县)对周围各县民间乡兵的统领作用,升其为庆源府,与真定府成为并列的二级政区。北宋末年,宋军在这些地处战略要塞的中小城垣进行了一系列战争防御措施及兵力部署,在“靖康之役”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真定军民抗金

宋政和五年、辽天庆五年(公元1115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朝。宋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二月,已经壮大的金朝在应州(治今山西省应县)俘获辽天祚帝,平灭辽国。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十月和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八月,金兵两次南下,以武力克定河北,真定(今正定)、庆源(今赵县)再次陷入战火之中。面对金兵武力,这一带军民奋勇抗敌,不少爱国将士壮烈殉国。

值得一提的是,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河北官员刘韐于真定府(今正定)招募“敢战士”。岳飞应募,经过选拔,被任命为“敢战士”中的一名分队长。20岁的岳飞自此开始了他的抗金生涯。

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十月,金将宗望(翰离布)、宗翰(粘罕)分兵两路第一次南下攻宋,此役成为靖康之变的前奏。宗望所率东路军在河北地区一路烧杀抢掠,在中山、真定、庆源等地遭到北宋军民的强烈抵抗。

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十二月,宗望占领中山府城博陵(今定州市),举兵南下,进逼真定。面对金兵的野蛮入侵,中山、真定3万军民自动联合起来,扼守关隘,伏击金兵,用锄头、镰刀、长矛消灭了金将蒲察、绳果及所部300余名骑兵。随后,宗望派杰烈速等人率数万骑兵前往围剿。抗金军民拼死苦战,杀死金兵近千名,但因缺乏集中指挥,在金兵的围攻中,2万名义士壮烈牺牲。

看到宋朝军民力量不可低估,宗望开始犹豫。《三朝北盟会编》记载,此时,由辽降宋、后又由宋降金的郭药师乘机进言“乘此破竹之势急趋大河”,有郭药师做向导,“能测宋人之情”,东路军进展迅速。宋徽宗忧迫无计,于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传位于太子赵恒,是为宋钦宗,建元靖康。

十二月二十五日,庆源府(今赵县)被金军占领。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正月,宗望领兵攻真定府城(今正定),守城的5000名宋军将士在真定府路马步兵副总管陈淬率领下英勇抗敌,在粮尽援绝的情况下,城池一度失守。接着不久,宋朝军民又夺回这两座城池,控制了真定府一带。

之后,宗望连破数城,统领数十万金兵渡过黄河,进围汴京(今河南开封)。朝中虽有以尚书右丞相李纲、陕西老将种师道等为首的主战派坚持组织京城军民抗击金兵,但宋钦宗在投降派的怂恿下,向金兵赔款,并割让中山、太原、河间三镇求和。

种家兄弟为国捐躯

宗望、宗翰攻汴京不克,又是孤军深入,仓促北撤,再次围攻中山、河间、太原等城,逼迫守城宋军交城割地。但诸镇军民坚持抗金,拒不接受朝廷的割地“圣旨”。

宋钦宗在李纲等坚持抗金与三镇军民抗拒割地的形势下,靖康元年二月中旬废除割地议和的协议,并派种师道、姚古、种师中等率军增援太原。

种师中为北宋名将,其祖父种世衡、伯父种谔、兄长种师道皆为北宋名将,种师中率兵从井陉进入山西平定(今山西平定),很快就收复了寿阳(今山西寿阳)、榆次(今山西榆次),但由于姚古等部队都没有跟上来,失去策应的种师中为了避免孤军深入,就率部屯驻在真定(今正定)。据《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载,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五月,种师中从正定出发,未带辎重及朝廷犒赏之物,率兵出井陉,援救太原。在杀熊岭(今山西寿阳西南)一带,宋军孤军死战,但因兵困粮乏,士卒溃散,种师中身先士卒,终至壮烈殉国。

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九月金兵第二次南下攻宋,九月初,金兵攻陷太原。接着,宗望率军东进,直逼井陉。种师中之弟、宋将种师闵,率军镇守井陉,他先将城内和各要塞的乡民护送到天台山深处,以避战乱;然后招募义勇,加筑城防,分兵把守小作口、王家谷和固关三寨,亲率军卒埋伏于山谷两侧,准备与金兵决一死战。

九月初三,宗望率领十余万金兵涌进井陉山谷,种师闵令宋军进攻,金兵死伤严重。宗望指挥金兵反攻。种师闵迅速后撤,退守井陉城。宗望重整旗鼓,围攻城垣。经过7天的残酷战斗,种师闵和数千将士惨遭擒杀,井陉沦陷,种师闵和数千名爱国将士壮烈殉国。

官民一心英勇反抗

金兵一路东行,直取获鹿。真定知府李邈和兵马都钤辖刘翊看到金兵人多气盛,获鹿小邑难以固守,便把获鹿守军集中到真定,一共2000多人,准备迎击金兵。

此时,宋帝吓破了胆,坚持投降,下令各路军民停止抵抗,甘愿做金国的“侄皇帝”。这激起了真定宋军将士的义愤,全城将士满怀仇恨迎战强虏,且战且守,坚持40多天。《续宋编年资治通鉴》载“是时真定在河朔最为坚垒”。然而,十月初,真定西城门被攻破,宋军将士殊死巷战,最后全部阵亡。《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载“十月丁酉,金人陷真定府,吉州防奭使、本路兵马都钤辖刘翊死之。”知府李邈投井自尽不成,被金人俘获。

据赵子砥的《燕云录》和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记载,李邈不跪金将,坚贞不屈,金人先时极为佩服,试图招降。招降不成,李邈“被执至燕山,不屈死之”。

靖康元年(1126年)六月,河东、河北宣抚使李纲出援太原,当时河北总管王渊部下的先锋统制韩世忠正戍守大名,奉李纲命讨伐叛军,屯驻滹沱河。得知李邈全军覆灭,韩世忠悲愤欲绝,誓为真定将士报仇雪恨。他率部入赵州(今赵县),与王渊合兵守城。入冬,宗望派一员主将统步骑万人围攻赵州城,韩世忠灵活指挥,打退金兵多次进攻。日久,城内粮草渐缺,情况危急。为了夺取粮草,韩世忠决计奇袭敌营。夜里,天降大雪,韩世忠选精壮士卒三百人,出城突袭金军营帐,使金军无心再战,溃散退去,逃回真定。这一仗,宋军以少胜多,缴获了大批粮草、军马等物资,打击了金兵的锐气,激发了宋朝军民的抗金斗志。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三月,金俘宋徽、钦二帝,同时掳宁德皇后及诸亲王妃嫔以下至宗戚百官约两千皆北去。立国167年的北宋灭亡,石家庄一带尽归金有。

山寨义军誓不降金

今石家庄一带陷于金后,当地人民的抗金斗争此起彼伏,《纲鉴易知录》载:“丁未,二年,春正月,诏两河(河北、河东)民降金,民不从。”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一月,河北之民不肯降金,宗泽率宋军抗金。三月,金兵押宋徽宗北上,至真定府,以牛车数百载皇后及诸王、嫔妃。河北民众起义。十一月,真定军校张遇聚众起义。这其中比较有名的当属赞皇县的“五马山寨军”。

河北赞皇县东10里有五马山,因有石马5匹而得名。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南侵入境,五马山附近农民自愿结成义勇民兵,依山水结寨,屯聚自保。后来,宋代传奇外交家马扩入五马山寨,被举为河东、河北各路义军的首领。为了扩大抗金力量,马扩迎宋高宗之弟、信王赵榛为首领,统管各山寨。当时山西、河北军民闻风响应,队伍迅速扩大到10万人,对金军进行骚扰和打击,威震远近。他们还联系坚决抗金的宋将宗泽,给金兵以重大威胁。

《宋史·信王榛》载,为了取得南宋政权的支持,赵榛派马扩到“南京”(今河南省商丘市)呈上奏章,恳请宋高宗赵构北伐,收复失地。但南宋朝廷只求苟安,阻拦北伐之议。只是授予赵榛“河外兵马大元帅”、马扩“都元帅府马步军军都总管”的虚职,仅“选数千乌合之众”给马扩,并下诏严禁义军一人一骑渡河南下,皆须驻屯原地,听从诸路帅司“节制”,不得随意行动。马扩失望而归,只得领数千名老弱残兵北返,途中困于当时黄河南岸的大名府(治今大名东北)袭击金兵,无法与山寨义军会合。对于马扩到“南京”请令,金兵初以为赵构将会派大兵北上,便急攻五马山寨,义勇民兵孤军奋战。金天会六年、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九月,金兵切断水源,山寨义勇民兵终因寡不敌众,连战皆败,山寨陷落,信王赵榛不知所终。不久,马扩也兵败于清平(今分归山东省临清市、高唐县)。

五马山寨义勇民兵的英勇斗争虽然失败了,但对当时整个抗金斗争影响很大,激励了其他地区人民的斗志。后来,金兵再次南下进攻南宋时,江淮人民又打起了五马山寨的旗号坚持抗金斗争。


编辑:张小波
责任编辑:尚燕华
石家庄新闻网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热新闻

热视频

媒体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