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斗火龙” 贺春不夜天

2023-02-27 10:57:16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字号
  • 超大
  • 标准

■图为南良都“斗火龙”表演。

□沈立锋

“斗火龙”的创始人与传承人

具有悠久历史民间民俗艺术之乡的井陉,文化底蕴深厚,环境优美,民风淳朴。在本县内土生土长的井陉人民,创造出各类民俗文化艺术,如拉花、剪纸、石偶、社火等,个个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令人赞不绝口。井陉乡村古老的年俗文化从腊月的赶年集,到正月的庙会,再到正月十五的闹元宵,一直持续到二月二龙抬头,整个春节才算过完,温馨又绵长。

井陉春节期间的活动丰富多彩,南良都村有个习俗,在每年的二月二晚上举办“斗活龙”活动。“斗活龙”,因借助焰火助势,像腾云驾雾,神奇虚幻,故又有“斗火龙”之称。“斗火龙”艺术源远流长,清末,井陉南良都村人李家祥(乳名三计),在外地看了木偶剧后突发奇想,人能在幕后操纵木偶进行表演,当然也能操纵其他动物模型在空中活动。于是与李富喜、李忠元、吴爱祥等四人筹集资金,找乡亲协助,自制道具和演出设备,研制出了“悬空斗偶”的民间艺术,取名为“斗活龙”。后人们在长期的实践和生活中逐步改进,从而形成了现今的南良都“斗火龙”这一独特的民间艺术,并世代传承。“斗火龙”艺术特征鲜明,创意独特,设计合理,动物形象逼真,表演场面宏大。现在部分技艺失传,老艺人岁数较高,年轻一代很少参与,“斗火龙”艺术濒临失传。

传承人:第二代李富喜、李忠元、吴爱祥;第三代李根瑞、李善文、吴三丑;第四代李义亭、李会强、马玉虎。尤其是李善文,男,1936年4月生于井陉县南良都村。因从小爱好文艺,1952年自愿加入斗火龙队伍,学习了斗火龙表演中道具的前进、回头、空中打斗、追逐、抓捕等绳索控制技巧和多种乐器演奏。他与吴三丑(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已去世)一起研创出了“空中飞龙”“龙腾虎跃”“五龙出世”“龙蛇争斗”“翻八篇”等节目,并传授和培养了一大批新艺人。李善文现已成为斗火龙队伍中的顶梁柱。2010年,李善文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南良都“斗火龙”的演变历史

南良都历史悠久,在村的东北处,有一座“川过爷庙”。庙中的石刻碑文记载,北宋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已有此村。另据井陉县志记载,相传隋末窦建德造反,建都于“皇都村”,以此处为储粮之地,称“粮都”。到了明永乐年间,村名演变为“下良都”。明代以前,“粮都村”属大华乡,明代在乡下设里社,下良都属良都社管辖;社下设庄,称良都庄,管辖14个村。明末清初,由于人口逐步增多,村域扩大,分为南良都、北良都两个村庄。但是两个村房连栋接,街巷相通,并无明显的界限,老百姓习惯称之为“南头”“北头”。

据传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南良都人李春芳、李鸣世父子曾先后在山西为官。李春芳先后任祁县县令、大同府通判、保德州知州、太原府同知管石州事务,后升任宁武兵备道“世荫指挥”,因巩固城防,抵御边寇,保护百姓,发展生产,百姓感其功德,为其建立生祠,崇祀石州名宦及井陉乡贤。其子李鸣世曾任岢岚州知州,后升晋王府右相,进阶中宪大夫。他们体恤民生,抚慰百姓。当地百姓对其父子感恩戴德,经常在正月元宵节期间不远千里,带上行头到南良都村给乡亲们演节目庆元宵,其中最受欢迎的节目与“斗火龙”极为相似。后因旅途遥远,跋涉艰辛,就把道具制作工艺和表演技巧传授给了南良都村民,至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当时节目比较简单,项目也少。经过南良都村民不断改进创新,逐步完善提高,项目不断增加,技艺更臻完美,现在的“斗火龙”项目就是在最初的“斗火龙”基础上结合山西节目演变而来。

“斗火龙”的道具、表演、节目

“斗火龙”表演前要做准备工作,首先搭帆布棚,棚内是滑车、道具和表演人员。棚对面25米处搭有两根高六米左右的木桩,上有滑车,木架到棚内滑车,拉有用白蜡打光的绳索三根,两头固定,作为动物的跑道,另有用白蜡打光的循环绳索6条,滑车到木架都安装有滑轮。道具材料制作主要是粗布,用棉花填满。一般动物造型有龙、蟒、蛇、狗、兔、鱼、龟、蜘蛛、猴等。操作者一般4-6人不等,根据故事情节通过扯动绳索,使道具角色做出复杂的动作,类似悬线木偶。

表演时的乐器有大鼓一面、大镲二副、小镲一副、号角一个。表演时先将龙、蟒、蛇、狗、兔等动物的头固定在循环绳索上,身体的正中用铁圈挂在固定绳索上,尾部还用铁圈挂在循环绳索上。演出时拉动循环绳索,将动物拉出,来回摆动绳索使道具动物在空中轨道上来回奔跑,加之地面烟火帮衬,如龙蟒在空中飞舞,狗兔在空中欢奔跳跃,似猴儿活灵活现,同时又有大鼓大镲助威,整个场地上战鼓隆咚,号角长鸣,各种道具动物在空中腾云驾雾,惟妙惟肖,娴熟的表演技巧体现了艺人经验和技术的完美结合,堪称绝技。

“斗火龙”一般在晚上表演,在绳索下方点篝火三堆(热闹时燃连成一条火光,煞是壮观),一是为了看清动物来回跑动,二是利用火光烟雾增加色彩效果,使人们看到动物在空中腾云驾雾,形象逼真。表演的节目有:空中飞龙、龙蛇争斗、三蟒出林、蟒蛇飞舞、龙抓蝎子精、神龟驮碑、蜘蛛吐丝、二鬼争帽等40多个。现今增加了鱼跃龙门、龙逗海螺、猴打跟头、哈巴狗撵兔、老虎吃羊等20多个节目。

每年的二月二,井陉南良都村都会上演精彩绝伦的“斗火龙”,当地的人们喜气洋洋,载歌载舞庆贺。这一天,妇女不让拿针做活,以免刺伤龙的眼睛。有吃煎饼的习俗,意思是褪龙皮,吃馒头是吃龙蛋,吃面条是吃龙须,吃饺子是吃龙角。吃完晚饭后,村民们就高高兴兴地到广场上看“斗火龙”。

精彩的“斗火龙”表演,靠的是表演艺人的高超技艺与辛苦付出。早春的夜晚春寒料峭,台上的表演艺人却都身着单衣、汗流浃背。艺人们双手紧握操纵绳,眼睛盯着场上的斗偶,拉送、提扯、抖动,动作缓若游云,疾若闪电。“狗钻罗圈”“龙追海蚌”“龙镇蝎妖”……精彩的节目走马灯似地轮番上场。

“斗火龙”表演最后上演的压轴大戏是“五龙闹春”。只见腾云驾雾的群龙口中喷射出炫目的焰火,火光照亮了夜空,现场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南良都村的民间艺人,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倾注到“斗火龙”这项极富特色的民俗活动中。

“斗火龙”的文化艺术价值

2012年,南良都村先后成立了“井陉县南良都村斗活龙文化艺术研究会”“南良都村斗火龙艺术团”。艺术团吸纳新人员,专门进行了道具制作、悬挂和演出技术培训。节目演出中插入了解说词和管弦乐曲,融入声、光、电等高科技设施,使节目的视觉和韵律效果得到较大提升,更具艺术性和观赏性。

“斗火龙”这项活动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巨大的空中木偶戏。红黄青绿紫各色龙,在夜色中翻腾,嘴里吐出艳丽的火花,亦真亦幻。“斗火龙”艺术特征鲜明,创意独特,设计合理,动物形象逼真,表演场面宏大。后人逐步改进,表演方式焕然一新,现在利用彩灯光照,效果更加惟妙惟肖,如入仙境,是独特的农村民间艺术,已经成为井陉较为稳定的,春节期间文化艺术表演。

井陉的“斗火龙”民俗艺术起源于社会群体生活的文化需要,是一种来自群众,传承于群众,又深藏在群众中的民间艺术,随着时代和地域形成、扩大和演变。“斗火龙”民俗艺术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还增加了人们的凝聚力。“斗火龙”表演推动了井陉的经济发展和旅游开发,活跃了乡村文化,引起民俗专家的研究,游客观众甚是喜爱,观众还参与表演,忙得不亦乐乎。“斗火龙”活动内涵历史乡土文化风韵,使我们看到了民俗文化艺术历史的印记,和民俗文化艺术的传奇。“斗火龙”活动弘扬民间文化艺术,发挥了其文化艺术价值。

编辑:张小波
责任编辑:尚燕华
石家庄新闻网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热新闻

热视频

媒体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