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赞皇走出来的“才子”李峤

2023-02-13 10:45:59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字号
  • 超大
  • 标准




李峤,字巨山,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早年进士及第,历任安定小尉、长安尉、监察御史、给事中、润州司马、凤阁舍人、麟台少监等职,开元二年(714年)病逝于庐州,终年七十岁。

李峤是武后、中宗时期的文坛领袖,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崔李苏杜),晚年更是被尊为文章宿老,深得时人推崇。他的文章善于隶事用典,讲求骈偶,辞采华美,堪称大手笔。开元名相张说赞其文“如良金美玉”,《旧唐书》则称其文学为“一代之雄”。

李峤曾作《杂咏诗》一百二十首,分为乾象、坤仪、居处、文物、武器、音乐、玉帛、服玩、芳草、嘉树、灵禽、祥兽十二大类,各以一字为题,又称《单题诗》,一诗咏一物,如《日》《月》等,句句用典,是诗歌的类书形式。这组《杂咏诗》在天宝六年(747年)已有张庭芳为之作注,后流传至日本。

李峤的诗作以五律数量最多,成就最高。他改造齐梁声律理论中的不合理因素,除讲求一联中平仄相“对”外,开始注意上下联之间相“粘”的规则。无论咏物、应制、写景、抒怀,皆“风骨高华,句法宏赡,音节雄亮,比偶精严”。

□陈晔

黄昏的古战场,夕阳即将隐入深山。一声尖尖的马叫声带着质感,回荡在渐渐转灰的天地间,是哀叹,还是眷恋?种种复杂的感情,其主人心中的感受也是如此吧。身穿铠甲的李左车还在古战场上没有离去。战火硝烟对于身经百战的他来说,早已经习惯,但是兵败的结果却是将军不情愿看到的。燕赵之地是他的“麦城”。

“上马吧,将军。胜败乃兵家常事!”

“是啊,常事,也许……这是好事。”

一行队伍向某一个方向撤退,不,是归来。途经赞皇县的一个地方,队伍停下。

“这个地方的地名叫什么?”

“许亭。”

“噢,我们是该停停了。”

……

多少年后,李峤出生在这里。他不知道先祖路过这里时的情景,他也曾问过母亲,自己从哪里来?母亲告诉他,他们是赵郡李氏。

赵郡李氏东祖房是战国名将李牧的后裔。李牧、李左车,背水一战以及以后更多的王朝和战争,都与这个姓氏的后代有关。

身处赞皇深山,在李峤的童年和青年时代,这里是他的乐土和出发之地。这一方山水,给了他健壮的体魄、泉涌般的文思和灵性。说文思如泉涌,也是因为许亭有泉水,而且在他幼年时的一次梦中,他突然梦到自己有“双笔”。父亲去世后,家境贫寒,不要说一双笔,能有一支就不错了。没有钱买毛笔,他就折几根树枝在地上写写画画。土是纸,树枝是笔。母亲在地里劳作,他则在一旁举着小树枝煞有介事地练习字的笔画、结构,看其认真的样子,母亲幸福地笑了。

“儿,你是在做啥?”

“写诗,也是习字。”

春天,母亲牵着他的小手去地里挖野菜,顺便捋些榆钱儿,榆钱儿是可以用来做饭的。榆钱采回、洗净,做成“苦累”,还有秋末用大缸腌制的萝卜腌菜,就是李峤与母亲的山珍海味。

在成为宰相后,武则天见他不习惯奢华,曾问他缘故,他如实回答:“臣曾贫寒……”

他一定是想到在赞皇许亭,春天和母亲去许亭村边的山上用铁钩子钩榆钱儿的情景和吃野菜的苦日子。父亲去世早,丢下娇妻弱子,春天粮食不够吃,母子二人只好去村边地头找些绿色的野菜,过糠菜半年粮的日子。荠菜、蒲公英、车前草等,这些许亭田间地头的野菜,他都吃过。他小小年纪,就随母亲去地里劳作,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母亲分担生活的重压,拔猪草,捡拾干树枝,冬天背上用荆条编的篓子,用竹筢搂回烧炕做饭用的树叶,他也曾到山上割过茅草。农家的孩子该吃的苦,他都吃过。

正是这种贫寒的日子,激发了他的学习热情。不能让母亲白白供养一番,他要走出这大山,不能总是“停”在这个地方,要像雄鹰一样展翅飞翔。

在所读的书中,他知道了历史,和历史上与他有关的先祖:李牧十八世孙李楷,仕西晋为治书侍御史,五子分府而居。第五子李睿,居于巷东,号东祖。

他明白了“分府而居”的含义:李楷的五个儿子成家后,各自分门立户,他是“巷东”李睿一支的后代。他们的祖先为他们选择了许亭,许亭是他人生出发的地方。只是,这次“出发”不寻常,竟然是入朝为相,自此,这里成为唐朝的宰相故里。

古代的人,有名有字,李峤的字是巨山,“巨山”肯定与许亭的山有关,也许是太行山,也许是赞皇的嶂石岩,也许是中华大地上的大山,后来随着他走过的地方越来越多,这山也越来越高。事业、地位、文学,山是其人生中的底色和高度,更是一种文脉和气象。

在家乡赞皇的十年苦读经历,让青年李峤有了展现其才能的机会。那个自幼失去父亲,靠母亲和左邻右舍接济长大的青年,走向了考场。

二十岁时,他参加科举考试,一举考中进士,命运得以改变。得知儿子考中,母亲和村人自然少不了庆祝,家里放了几挂鞭炮,母亲从碾子上推了面,一家人做了炸糕庆贺。而后,母亲开始为儿子做新的被褥,一辆马车拉着年轻的李峤去赴任。自此,家乡成了故乡。其实,那些年他还是回来过的。

初为官,李峤担任安定县尉,在应制策考试中他得了甲科,因为考得好,到京城长安附近为官,就有了《后唐书》中的“迁居长安”。这个时候的他,接近了唐朝的国之中心,其文名、才气已经与京城才子骆宾王、刘光业齐名,而来自赞皇的李峤年岁最小。李峤凭着在许亭打下的基础,开始步入唐朝政坛,先后三度为相。李峤敢说真话,狄仁杰、李嗣真等遭到诬陷,李峤敢于直言。武则天要在全国造佛像,劳民伤财,李峤敢于说出“不”字。在人事上,他建议多设外官,结果造成财力紧张,认识到过失后,他提出了辞职,皇帝不允。这是他在故乡学习到的做人做事的本色。

高位往往有高危,历来如此。唐中宗去世,李峤作为宰相,有进言之责,他秘密上表请求处置辅佐帝王的诸位皇子,不准他们在京城居住,这也是身为臣子的职责。等到唐玄宗即位,有人从宫中得到李峤的这份奏表,拿来做文章,请求将其法办,有人站在他的角度说话:“李峤是为当时主子谋事,不应该追究罪过。”唐玄宗赦免了李峤,贬为滁州别驾。

李峤随儿子虔州刺史李畅赴任,后来改任庐州别驾,七十岁时病逝。

李峤未能再回赞皇。关于他的故事却在故里流传,他的“双笔”、他的文章……做官以前,他与王勃、杨盈川交往;做了官后,他与崔融、苏味道齐名。在他晚年时,当时著名的文人都不在了,他成为文坛宿老,当时的学者都向他学习,取法于他。有些文章,还传到日本。

李峤保持着来自故乡的本色,依旧以“巨山”的高度要求自己,无论从政,还是写文章,都是“以山为高”,堪称各方面的楷模。

李峤官当大了,按说家中应该豪华无比,但是让武则天不解的是,李峤卧室里挂的是粗帐。武则天听说后,对他说:“你身为一朝宰相,挂这样的粗帐,不体面,不足以体现大唐国相的威仪,太不适合这个身份。”于是赏赐给他御用的绣帐。皇上乃金口玉言,这是恩宠,但是却让李峤犯了难,也许正如赞皇许亭故里人们常说的“本就是吃苦受累的命”。这天夜里,李峤睡在绣帐中,翻来覆去地“烙饼”,通宵难眠,身体像生了病一样。第二天,武则天还等着他领旨谢恩,汇报休息的效果呢。上得朝去,李峤对武则天说道:“谢主隆恩。只是皇上不知,我年轻时在家里,父亲去世早,跟着母亲苦惯了,这么好的帐子,我睡不安稳。”武则天听了李峤的话后,不再强求他用绣罗帐,破例让他用粗帐。这也是武则天认可他的原因,身为宰相,他依然保持着从故乡出发时的本色,这样的官员不多啊!

在老家许亭,山区凉快,夏天有蚊虫,但是点上用黄蒿编的火绳,睡得踏实。他和母亲在夏天乘凉时,母亲摇着芭蕉扇子为他驱蚊,听他写诗背书。山风习习,山月如水,一幅夏夜故乡风光图;在许亭度过的青少年时代,他得以参加劳动,虽然分不清哪一块地、哪一面山坡是他耕种过的,哪一座山是他爬过的,但是许亭的山水记住了这位走出故乡的游子。守着许亭的青山绿水,春天可看杏花桃花,在河里摸鱼虾。他确实不习惯绫罗绸缎,农村的土炕睡得踏实着呢。

“你呀——”听得爱卿一番描绘,武则天倒是羡慕这位赞皇的“山里人”了,“你说老家是赞皇?”

是啊,“赞皇”,他李峤不是为“皇”而鞍前马后吗?文章不是为“皇”而写而歌而赞吗?包括先祖李牧、李左车,乃至以后的“六宰相”中的李绛、李珏、李吉甫、李固言、李德裕不都是这样吗?

据资料记载,自唐至清,赞皇许亭李氏宗族名人见诸史册者,计有31位之多,他们中有政治家、文学家、皇帝的老师,而李峤三度为相。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李峤二十岁中举,与同时代的另一个赵郡名人——栾城苏味道合称“苏李”。

走出许亭,他是家族的榜样。李峤晚年客死他乡,未能回归故里。

雁过留声,文章传后世。就在他所“赞”的唐朝,一日,皇帝想起了他,这位皇帝不是武则天,而是唐玄宗。晚年的唐玄宗,在一天夜里登上勤政楼,心情烦闷,百无聊赖,就让人唱曲。伶人唱了一首李峤的《汾阴行》:“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唐玄宗听后,百感交集,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想起李峤,连连赞叹道:“李峤真才子也。”

安史之乱,长安呆不下去了,唐玄宗率众逃到四川避难,途中登上一座山岭,看着眼前的山河,联想到当下境遇,情不自禁地吟起李峤《汾阴行》的四句诗,再次赞道:“李峤真才子也。”

是啊,“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此诗放到现在,也能引起我们的共鸣!

笔者的同事中,有一位来自许亭的人,姓宋。技校毕业后,他到省会工作,对于从故里走出去的李峤没有丝毫印象,但是对宰相故里的品牌却大加赞赏。他在许亭上完中学,考了出去,在省会成家立业。很多许亭人选择了走出家乡,在外创业。但是,他的一句话让我非常感动:每年春节,要回家过年,母亲在家里等着他。

听到他说,每年春节回家和母亲一起过年,我想到了唐朝少年和青年时代的李峤,他在故乡时,也是要赶回来和母亲一起过年的。

他的家在许亭。那个时候,他不是宰相,而是许亭的一个放牛娃,他在许亭的山上曾经对着大山喊过几嗓子。

他喊的什么,山知道,水知道,村里的老槐树知道。

历史也知道!


编辑:张小波
责任编辑:尚燕华
石家庄新闻网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热新闻

热视频

媒体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