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上城隍今犹在 一入其中古意生——探访行唐县省级文保单位城隍庙

2022-07-22 08:32:37 来源:石家庄日报

字号
  • 超大
  • 标准


图为行唐城隍庙。本报记者 张晓峰 摄

□本报记者 刘迪

龙,腾云驾雾而来,经由雕刻者的手,浮现于庙宇的正脊之上。苍松翠柏的掩映下,灰瓦红墙、飞檐斗拱、廊檐下的吻兽栩栩如生……这就是行唐境内目前规模最大的单体古建筑城隍庙。置身于这座古朴清幽的庙宇中,时光似乎静止,隔墙恍若隔世。

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物阜民丰……对于未来,人类有许多美好期待和愿景,并为之上下求索,不懈努力。然而,在浩渺宇宙面前,人们一次又一次感知到本身的渺小,于是将丝丝希望寄托于对图腾、祖先和自然神的崇拜之中,渴望得到护佑,城隍便是古人原始信仰祭祀的自然神之一。《周易·泰封》云:“城复于隍”,古代建国,范土为“城”,依城凿池曰“隍”,古人认为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安全密切相关的事物,都有神在,于是城隍神逐渐演变为城郊的守护神。

“咱们县的城隍庙可不一样!”行唐县文保所的工作人员有些自豪地说。原来,虽然全国各地均有城隍庙,但在古时,对各地所供奉的城隍,官方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分,分为都、府、州、县四级,一般县级城隍着青袍,只有州、郡的城隍才能着红袍。但行唐这座城隍庙中的城隍爷却享有州郡城隍的待遇,不仅身披大红袍,而且还佩戴着只有王爷或受封的社稷之臣才可佩戴的朝天翅。

走进大殿,正中间穿红衣的城隍神塑像威严肃穆。“传说当年宋太祖赵匡胤御驾亲征后汉,攻打行唐城时,县城隍曾主动君前接驾,致使龙颜大悦,允诺封其为魏灵侯,并重修庙宇,再塑金身。”文保所工作人员解开了谜题。而根据当地学者分析,历史上行唐不仅实行过郡县同治,还实行过州县同治,故而行唐城隍理应享受郡级、州级的待遇规格,所以城隍庙也为研究行唐的历史沿革提供了一定依据。

如今,城隍庙仅余大殿一座,但有据可考,这原来应是一处格局完整的建筑群,有当地专家研究称,城隍庙始建年代应该不晚于南北朝时期。清康熙十九年《行唐县志》载:“城隍庙在县署东北,始于明天顺六年(公元1462年),知县周岳修建大殿五楹,东西两廊各十楹,前为殿三楹,又前东折为大门三楹,殿后为宫寝五楹。”大殿位于城隍庙中后部,明天顺、万历年间及清康熙、雍正、嘉庆年间,均进行过不同程度的修缮。1993年被评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后,行唐县政府又曾拨专款修缮。

城隍庙中还有一宝,那便是绘有壁画的“行唐廊”。据民间相传,行唐城隍庙东西两廊的壁画,与保定曲阳北岳庙大殿内西墙的“飞天神”,皆为画圣吴道子所绘,素有“曲阳鬼,行唐廊”的美誉,其艺术成就颇高。只可惜,如今后人再也见不到行唐廊壁画真迹。

“行唐城隍庙自古以来香火旺盛,每逢正月十六、三月三还会举行传统的城隍庙会,届时乡民自八方云集,人山人海,商贩沿街叫卖,货物应有尽有,特别热闹!”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一幅繁荣兴旺的民俗图卷宛如出现在我们面前。历史的烟云已经消散,如今,古人美好的愿景也已经实现。被古人寄予守护一方城池的城隍庙依旧宁静屹立,它地久天长地陪伴着这座城池,时光流转间,让我们得以触摸岁月光影,从中寻觅一段已经被尘封的历史旧梦。 

编辑:刘晓婷
责任编辑:尚燕华
石家庄新闻网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热新闻

热视频

媒体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