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长椅记录一段珍贵历史

2022-05-20 10:56:48 来源:石家庄日报

字号
  • 超大
  • 标准


西柏坡中央大礼堂的长椅。

1948年的中央大礼堂戏票。

在石家庄平山西柏坡一带众多的红色革命遗址中,有一座消失了的革命遗址——中央大礼堂。1948年,西柏坡成为中共中央所在地后,开始在东柏坡村修建中央大礼堂,这在当时是一项浩大的建设工程。礼堂建成后,在这里举行了很多重要的文艺活动和会议,毛泽东给乡亲们送戏票的事更被传为佳话。如今,中央大礼堂虽然已不复存在,但留下了一张木质靠背长椅讲述着那段历史。

□周艳芝

在位于石家庄市平山县的西柏坡纪念馆,有一张木质靠背长椅静静地存放在文物库中。该椅长188厘米、宽21厘米、高103厘米,木质,原色,看起来十分结实。在西柏坡一带众多的红色革命遗址中,它来自一座消失了的革命遗址——中央大礼堂。因此,这张长椅虽然珍贵却没能陈列出来供人们参观。

1948年5月,党中央和毛泽东来到西柏坡与中央工委会合,西柏坡成为中共中央所在地。中共中央在延安时就建有一座大礼堂,党的七大等许多重要会议都在大礼堂召开。在西柏坡,随着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也迫切需要一个大礼堂来承担大型会议、重要活动等任务,因此中央决定修建一座大礼堂。

据东柏坡村的闫英细、王黑灶两位老人回忆,大约在1948年的夏秋之交,修建大礼堂的工程开始动工。大礼堂的位置选在与西柏坡村相邻的东柏坡村,距离西柏坡只有二三华里的路程。大礼堂总长40米、宽20米,呈东西走向,屋顶是平顶。因为整座建筑中间高两侧低,形成错层落差,所以大礼堂从外观上看为“凸”字形。在礼堂的东头,搭建着一个平台,用作开会的主席台或演出的舞台。主席台南北两侧各有一个小门。礼堂的墙体,从地面以上2米高为当地青石垒就,大约七八十厘米厚,青石以上为土坯墙。礼堂两侧墙上每间都有对称的木格窗户,窗户很大,窗户上用白底红花洋布钉着。在屋顶的错层处,全部安装为窗户,以便于更好地采光。1967年3月,西柏坡纪念馆建设委员会征集组也就中央大礼堂当年的情况进行了采访。在采访中得知,中央大礼堂原建在东柏坡村,建筑面积相当于11间房子大小,能容纳2000人左右;里边主席台上有半圆形讲桌一个,台下有长条木板椅子150多张,椅子分大、中、小三种,大的坐五人、中的坐三人、小的坐二人;后来大礼堂搬到洪子店村,面积比在东柏坡村时小一些,相当于7间房子大小,能容纳1000多人。修建中央大礼堂在当时已算是一个浩大的建设工程。

当时,负责中央大礼堂修建工程的是行政处的王大甫。他从东柏坡、西柏坡、夹峪、通家口、文都以及南甸等不少村子里找了很多农民参加了大礼堂的修建,这些人中有的是泥瓦匠、有的是木匠、有的是石匠,中央机关还高价从当地老乡家里收购了不少木材用于修建中央大礼堂。木匠们打制的靠背长条椅,从舞台前向后一直摆满了整个大礼堂。参与修建大礼堂的贾润堂曾回忆说:“在延安时,我在中央办公厅行政处修理所工作。1948年,我随党中央抵达西柏坡。当时我们从陕甘宁边区带来了70多个木工、石工,随着中央各个机关先后来到西柏坡及其他村子。由于住房、家具都很紧张,中央就决定成立修建委员会,杨尚昆任主任、王大甫任副主任,我们这70多个人就在修建委员会的领导下,在各村修房子。在东柏坡盖大礼堂,在西柏坡修建窑洞、防空洞,我们都参加了。”1948年入冬时节,中央大礼堂虽然还没彻底竣工,但已经可以投入使用,从此这里变得热闹和忙碌起来。

1949年2月22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接待了国民党和平代表团和傅作义一行。当天晚上,在中央大礼堂演出了文艺节目,其中有话剧《白毛女》、歌剧《赤叶河》,周恩来陪同和平代表团和傅作义、邓宝珊等观看了演出。戏剧演到高潮时,代表团一行人心情非常激动,傅作义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并说自己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

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召开期间,华北京剧团来到西柏坡给中央机关和开会的首长们做了慰问演出,地点就在东柏坡的中央大礼堂。当时华北京剧团的团长是李和曾、副团长是阿甲。

一天晚饭后,毛泽东在卫士们的陪同下步行半小时来到中央大礼堂。一进大礼堂,除了原有摆好的长椅都坐满人外,还增加了许多小凳子。主席边走边说:“这个礼堂比杨家岭的礼堂还好啊!杨家岭礼堂就没有电灯。”主席在卫士的引领下走到第一排,坐在靠中间的一把长条椅上,旁边是周恩来。这个晚上共演出了三场戏,第一场是《宋江杀楼》,第二场是《王佐断臂》,第三场是《失空斩》。《失空斩》在延安演出时,毛泽东就看过,对戏的内容非常熟悉,每次听李和曾唱,他就报以热烈的掌声,还和周恩来说:“唱得真好啊!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能有这样高超的京剧艺术才华,真是前途无量,像这样的人才要多培养一些哟……”

为了活跃当地老百姓的生活,中央机关还专门给附近村子的村民发戏票,邀请他们到中央大礼堂来看戏。东柏坡村年龄大些的老人都记得在里面看过戏,一位老人说曾看过《杜十娘》,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在西柏坡一带还流传着毛泽东给乡亲们送戏票的故事。

那是1948年入冬时,天上飘着雪花,西柏坡村的乡亲们终于等来了巡回演出的军区演出队。听说演出队要在刚刚修建的中央大礼堂演节目,人们争相前往观看。晚上,人们早早就赶到大礼堂,座无虚席。一些孩子因来得晚,只好在礼堂外面“听”戏,毛泽东的房东阎受朝家的两个孩子也在其中。没一会儿,这些孩子觉得光听戏看不见没意思,都噘着嘴跑回了家。第二天天还早,毛泽东的警卫员就拿着一沓纸条来到阎受朝家,原来是孩子们在大礼堂外“听戏”的消息不知怎么传到了毛泽东的耳朵里,这是毛泽东安排警卫员来给孩子们送戏票了。顿时,毛泽东给乡亲们送戏票的消息像长了翅膀,大家纷纷跑来领了戏票,高兴地说:毛主席给咱发戏票啦!毛主席给咱发戏票啦……

随着三大战役的胜利,全国形势一片大好,中央机关即将迁往北平。为了充分做好进京准备,中央各部门党政机关在中央大礼堂召开了10多次进城教育会议,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政策、各项纪律及注意事项,为中央机关工作人员进城后保持清醒的头脑、有效开展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大礼堂也闲置下来。经石家庄专属研究,时任专属副专员崔民生批准,责成建屏县政府于1950年春夏之交将大礼堂拆除,木材、长椅等所有建筑材料一并运到当时的县政府所在地洪子店村,重新择址进行修建。据当时建屏师范校长齐履祥说,在这次拆迁中,县人委韩发昌指示将大礼堂的部分长椅进行了分配。洪子店大礼堂修建好以后,建屏县政府曾派段克新、刘守林等人看守过一段时间,以后又交给古月工委管理。1958年修建岗南水库时,因洪子店村在库区之内,又将大礼堂再次拆除,将所有木材、长椅家具面向村民们拍卖。1967年西柏坡纪念馆建设委员会征集文物时,只在古月找到了这一张可以坐5人的长椅,搜集回馆收藏至今。

时间飞逝,中央大礼堂已经无法原汁原味地重现在世人面前,只留下这张靠背长椅讲述着那段历史。

(本文作者为西柏坡纪念馆工作人员)

本报记者 杨惠玲 编辑整理 


编辑:张小波
责任编辑:尚燕华
石家庄新闻网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热新闻

热视频

媒体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