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劳模:建设石家庄的最美劳动者

2022-05-09 10:03:19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字号
  • 超大
  • 标准


■田春玲从事焊接工作。

■阎金芬

■顾连仲

□陈晔

“这套书下了功夫,太珍贵了!”今年五一前夕,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田春玲拿到了《丰碑》丛书。

今年是石家庄市解放75周年,石家庄市总工会推出收录石家庄市获省级以上劳模事迹的丛书《丰碑》,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从2018年至2021年,石家庄市总工会用“铸剑精神”先后编辑出版石家庄市省级以上劳模事迹《丰碑》三册,书中收录建国后石家庄市348位省级以上劳模事迹。

唐朝诗人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丰碑》就是顺应时代为弘扬劳模精神而著,旨在为劳模存史、立传。

石家庄的开国劳模

石家庄是解放战争中第一个获得解放的大城市,在石家庄成立的华北人民政府是“新中国雏形”,是“新中国的试验田”,从这里涌现出的劳模也不同凡响。

《丰碑》第一册收录了石家庄多位“开国劳模”。这些“开国劳模”是伴随新中国成立和发展而涌现出来的新星。仰望他们,就是在回顾石家庄城市建设者的奋斗史。

《丰碑》第一册首位人物是戎冠秀。戎冠秀1944年2月在晋察冀边区群英会获“北岳区拥军模范——子弟兵的母亲”称号,在1944年12月至1945年1月晋察冀边区第二届群英会上获“劳动英雄”。她的劳模身份承接了红色历史,她先后当选为第一至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妇联第三、四届代表大会代表,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多次出席全国劳动模范和拥军优属表彰会。1949年戎冠秀作为华北区人民代表参加开国大典,受到中央领导人的接见。

贾兰虎是林业劳动模范,他的事迹1950年收入《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纪念刊》一书。灵寿县山门口村人、1946年1月获冀晋区劳动英雄、“荣军旗帜”的张树义,1950年在全国战斗英雄和劳动模范大会被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毛主席和他握手,画家徐悲鸿为他画了速写肖像。

田蕴华是石家庄铁路机厂职工。1947年石家庄解放后,他说:“咱们解放了,工厂成了咱们的家。咱们要保卫工厂,努力生产。”他带头完成生产任务,成为铁路工厂生产“常胜将军”,曾被选举为华北人民政府人民代表,1950年5月当选为全国英模代表。

纺织女工阎金芬,1950年5月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文艺工作者以她为原型创作了话剧和电影《红旗歌》。大兴纱厂细纱挡车工杨琍瑛更具代表性,石家庄大兴纱厂是民族工业,解放后她走上革命道路,在党的怀抱里成长,创造了多项工作法,提高织布的效率和产量。

劳模中有很多矿工,都是井陉煤矿工人代表。井陉煤矿是民国时期十大煤矿之一,也是百团大战主战场之一。解放战争时期,井陉煤矿解放几个小时后,煤矿工人就投入生产。可以说,劳模们也是历史天空中的灿烂星辰。

这些劳模身上有红色历史的传承,既有劳动精神,也有不忘初心和艰苦奋斗的干劲儿。

收录劳模事迹是一项“宏大工程”

书写劳模事迹,涉及各行各业,牵扯的单位多、人多,收集资料和写作需要“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更是一项长期、久久为功的“宏大工程”。这册丛书还没编完,仅仅收录了省级以上的劳模。建国以来市级劳模也有很多,他们都是照亮历史的光,都是石家庄解放75年来劳动者的优秀代表。

全国先进生产者、石家庄车辆厂旋床工人王新年在1953年旋冷轮时连续改进18种工具,创造了全国最新纪录,提前两年三个半月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作量。大家敲锣打鼓庆祝,这在当年该是多么轰动!回看当年的史料,可以看到劳模们脸上荡漾着一种幸福。

建国初期的劳模,有的去世,有的年岁大了,有的原单位不存在了,或者调出了原单位,或者跟随儿女居住,不在石家庄。各种各样的情况都有,给劳模事迹的收集、整理和书写带来了困难,但是这阻挡不了编著者为劳模树碑立传的宏愿。

陈建会是十二化建公司子弟,其父亲是十二化建公司的老领导,也是化工部劳模。当年,石家庄的棉纺、钢厂、煤机、水利部等大院里住着很多劳模。许多大院都有劳模和先进工作者。

“我们这些大院的孩子,是在劳模精神的影响下长大的。每一个人都有一种劳模情结!”陈建会记得,父母鼓励她从一线干起,一个女孩子在劳模精神的感召下从扛大包开始,苦干实干,评上了先进工作者。评上先进工作者后,单位敲锣打鼓,把荣誉证书和红花送到位于大院的家中。那种情形,她至今说起来都觉得自豪和荣耀。

“劳模精神”是时代之光

三册厚重的《丰碑》,收录省级以上劳模名录和部分省级以上劳模个人简介和光辉事迹。“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大兴纱厂细纱挡车工杨琍瑛、改革家马胜利、“满负荷工作法”张兴让、新时代的纺织女工代表杨普……他们分布在各行各业,有企业家、教育工作者、技术工人,有好书记、好军嫂、好带头人,有老黄牛、女强人、人民卫士、技术尖兵、创新能手等,这些劳模身上有着共同的特质: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平凡岗位上取得不平凡的业绩。

“这套书不仅仅是石家庄劳模史,从一个侧面看也是石家庄发展史,更是几代产业工人建设石家庄的辉煌历程。”我有幸参与其中,撰写了7位省级以上劳模。写作第一册中顾连仲的事迹时,老人已80多岁,身体硬朗,谈笑风生,到他家拍摄当年受中央领导人接见的照片时,我看到老人精心保存的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吉林省的工作照。他的单位1957年从吉林省通化市搬来,他在吉林省工作时就是省级劳模。期间,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情况,他都没丢失过一本荣誉证书和相关资料。他对荣誉的珍视,使得我在学劳模、写劳模的同时,也了解了我国工业发展中劳模鲜为人知的往事。

在顾连仲老人的相册中,有一张他骑摩托车的黑白照片。这张照片拍摄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这张照片背后有故事,他不仅是生产中的劳动模范,在危险时刻,还是英雄。顾连仲参建的热处理车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代表着河北省的先进水平,一些外宾来到石家庄会被安排到他所在的单位参观。顾连仲告诉我,他年轻时喜欢玩摩托车,上世纪六十年代石家庄摩托车还很少。1966年邢台发生大地震,道路毁坏严重,省内一位专家要去邢台,道路毁坏,汽车不能开,关键时刻有人想到了有摩托车的他。接到消息后,他二话没说就答应了。小女儿知道他要去地震灾区,抱着他的腿哭着求他别去。顾连仲给女儿讲不通,便“狠心”将女儿一把推开,用摩托车驮着专家和物品赶到邢台地震灾区。当时余震不断,路上到处是裂缝,顾连仲凭着高超的技术把专家送到了那里。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田春玲是电焊工,手握焊把,在生产一线工作了30多年,还多次去陕北等工地为用户焊接产品。其弟弟开着公司,多次动员她离开企业,但她没有走,一直干到了退休。她说:“舍不得这份工作,国家给了我荣誉,我不能当逃兵!”

三册《丰碑》发给劳模的单位及本人,传递的是劳模精神,是荣誉,也是家风。“劳模故事也是中国故事。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精神不变,像酒一样醇。”一位评论家说。

第二册《丰碑》收录了名叫米义平的全国劳模。他是新中国的同龄人,在企业一直工作了50年。书出版后,他却去世了,但《丰碑》“记住”了他。劳模精神可以传承,他的徒弟王景峰在师傅去世两个月后,也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模荣誉称号,将劳模接力棒接了过来。

《丰碑》不仅记录历史,还传承精神。有的单位将《丰碑》放进图书馆,有的则送给儿孙,有的单位当作入职第一课,用劳模精神为他们系好人生“第一枚扣子”!

《丰碑》以一部书体现了劳模精神的传承,记录了建设石家庄的最美劳动者。 


编辑:张小波
责任编辑:尚燕华
石家庄新闻网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热新闻

热视频

媒体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