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发迹碑与“三苏”的渊源

2022-03-20 09:24:04 来源:燕赵晚报

字号
  • 超大
  • 标准

■苏味道墓

■苏东坡祖籍纪念馆

■清明桥

石家庄市栾城区苏东坡祖籍纪念馆、苏味道墓、清明桥畔、第六中学等处矗立着一通石碑,碑上遒劲十足地撰写着四个大字“眉山发迹”。这四个大字,是明朝崇祯时期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范志完所书。

■眉山发迹碑

□龚贺

石碑的来历

范志完(?-1643),字叔恺,号成六,范仲淹后裔,明朝崇祯四年(1631年)中进士,任宣府、宁国推官、真定知府、关内道副使,崇祯十四年任山西巡抚,崇祯十五年任兵部右侍郎,同年改任兵部左侍郎,辽东总督(钦命督帅,总督率关辽)。

范志完作为文学大家范仲淹的后代,自小聪颖好学,善文能武,尤其是他的书法更是在当时备受推崇。1631年(明崇祯四年)范志完才刚刚步入仕途,到1638年时他已是真定知府。作为一名书法爱好者,范志完喜欢游览名川大山中前人留下的墨宝,喜欢访古迹古桥中名人留下的古碑,有感而发时他也会效仿古人留下自己的书法与石刻。“眉山发迹”碑就是范志完在崇祯十一年(1638年)任真定知府时所书所立。

范志完喜好碑帖,又好书丹勒石,在真定知府任上,他把治辖内滹沱河流域的大小石桥、庙宇巡察游览了一遍,曾在真定府阳和楼留下临摹朱熹的“容膝”碑石刻、秦皇古驿道东天门西阁边山腰间留下“淮阴谈兵处”石刻。一日,他得知栾城境内洨河畔有一通唐朝古碑,于是立刻前去观赏。这通唐朝古碑就是栾城境内大名鼎鼎的“建永桥碑”,观瞻完前人书法,范志完心中久久激荡,想起碑文和关联历史,范志完挥笔写就“眉山发迹”四个大字,其字风格古朴苍劲、凝重端庄、气势开阔、丰润饱满,而后将其镌刻勒石立在了相传是栾城苏氏祭祖必经的清明桥畔。

据现有资料查得,范志完任真定知府期间在石家庄境内留有墨宝刻石不多,栾城境内仅留有“眉山发迹”碑一处。这与当时的历史大环境有一定关联。明崇祯时期,内有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征战四方,外有清兵不时入关骚扰,致使全国从北到南一片混乱,此时的明王朝已是腐朽不堪,几无良将可用,能文善武的范志完在真定知府任上没多久便匆匆出任关内道副使,没多久又升任山西巡抚,而后越级提拔为兵部右侍郎加封蓟州、永平、天津诸路都督招讨使,率几十万明朝军队把守山海关抵御清兵入侵。所以,他在真定知府任上没有更多的时间研习书法碑刻,而他唯独能在栾城留下墨宝的原因,便是他对建永桥碑背后历史人物的崇敬。

碑文的内涵

建永桥碑是颂扬当时建造永桥的功德碑。此桥相传是当时栾城的仕宦人家——苏氏家族所建。在栾城定居的苏氏家族其渊源可追溯到汉代。汉武帝时期,有一位抗击匈奴的名将苏建,因战功卓著,被封为平陵侯。平陵在今天的陕西兴平一带,古代属于扶风郡。苏建的家人便居住在这里,形成了“扶风苏氏”。苏建有三个儿子,长子苏嘉,次子苏武,少子苏贤。苏嘉做过奉车都尉,苏武是尽人皆知的民族英雄。苏嘉的第七代孙,名叫苏章,东汉顺帝时当过冀州(今河北冀州)刺史,后来又调到并州(今山西太原)做刺史,他的子孙定居在赵郡(今河北赵县一带),这就是“赵郡苏氏”。随着时间的推移,赵郡苏氏又四处迁徙,其中一支便迁居到了栾城。相传永桥便是初唐时期,栾城这一脉的苏家家主苏旭所建。苏旭的儿子苏荣当时为唐高宗梓州参军,其孙正是后来的凤阁鸾台平章事(相当于宰相)苏味道。

苏味道擅长写文章,与同乡李峤都以文章著称,当时号称“苏李”,他二人又与杜审言、崔融并称初唐“文章四友”。苏味道的名篇《正月十五夜》(一作《上元》)是千百年来歌咏元宵佳节第一诗。苏味道19岁举进士,受到初唐名臣裴行俭的器重礼遇。武则天当政时,苏味道曾做到“凤阁鸾台平章事”,也就是宰相的职位,后来被贬为眉州(今四川眉山)刺史。不久又复职为益州大都督府长史,但没有来得及回成都上任,就病死了。按唐朝制度,苏味道要归葬栾城,但因他的儿子中有一位已经在眉山开枝散叶,所以该子未能随苏味道的棺椁返回家乡,而是留在了眉州,从此四川眉山就有了苏姓的一支。

到了宋代,苏味道留在眉山的子孙中出现了三位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即闻名遐迩的“三苏”。“三苏”对祖籍栾城念念不忘,经常在文章、诗词、书画作品中署名为“赵郡苏洵”“赵郡苏轼”“赵郡苏氏”。为何称“赵郡”而不是 “栾城”?因栾城于南北朝至唐初曾数度隶属赵郡(今河北赵县)管辖。

苏辙曾被宋朝授予“栾城县开国伯,食邑八百户”,苏辙更是把自己的个人文集命名为《栾城集》。苏轼去世后,苏辙为其兄撰写的墓志铭中开篇也点明了自己的家族渊源“苏自栾城、西宅于眉”。

作为范仲淹后代的范志完,早就对与其祖先同时期的“三苏”钦佩不已。他来到了“三苏”念念不忘的家乡栾城,而栾城也因是“三苏”故里而显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站在清明桥畔,看着眼前波涛滚滚的洨河水,脑海中浮现出栾城苏氏祭祖时从清明桥上经过的场景。范志完挥笔写就“眉山发迹”四个大字,将它勒石成碑矗立在了清明桥畔,以示对文学大家的崇敬。

古碑的变迁

崇祯十一年(1638年),真定知府范志完在洨河畔立下了“眉山发迹”碑后,于崇祯十二年赴任关内道副使,之后一路升迁至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再也没有回过栾城这片热土。历史沧桑,岁月无情,崇祯十六年,范志完因战不利被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斩首在了菜市口。可能因为当时朝堂上下的政治运动,也可能是一次洨河水患,“眉山发迹”碑沉到了洨河水中,淹没在了滚滚历史之中。

200年后,清道光十九年冬至二十年春(1839年-1840年),栾城知县桂超万发动百姓疏浚洨河、增修河堤,此碑才再次被打捞上岸重见天日。了解此碑过往和碑文含义后,知县桂超万将“眉山发迹”碑移至城内龙岗书院门前,以碑文内容寓意涵养古栾文脉,此后至解放初期未曾搬移。

解放初期,龙岗书院作为栾城师范学校再次开放。为保护文物,1953年“眉山发迹”碑从龙岗书院门前,移到文庙(今古柏公园)“黉壁湖山”石刻处,与同为古栾八景之一“黉壁湖山”刻石并立一处,外加铁栏保护。1966年被毁,填埋在中心路与龙岗街交口附近地下,“眉山发迹”碑再次从公众视野中消失了。

1992年栾城县(今栾城区)政府向公众征集地方志资料,北陈村村民许桔棉捐献了收藏多年的“眉山发迹”碑文拓片。该拓片长1.36米,宽0.73米,碑文、款式完好无损,碑上断纹缺角清晰如故。

目前,苏东坡祖籍纪念馆、苏味道墓、清明桥畔、第六中学等处矗立的“眉山发迹”碑皆由此拓片复刻而来。

本版图片由李明发提供 

编辑:刘晓婷
责任编辑:尚燕华
石家庄新闻网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热新闻

热视频

媒体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