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民生活越来越好越来越幸福——代表委员热议保障改善民生实现新突破
2022-01-26 09:03:28 来源:石家庄日报
- 超大
- 大
- 标准
- 小
□本报记者 王丽强
2021年,市委、市政府用心用情惠民生,社会事业取得明显进步。2022年,我市继续聚力人民生活改善。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推进教育强市建设,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完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推动文体事业繁荣发展。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围绕保障改善民生实现新突破展开热烈讨论,纷纷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落实“双减”工作
推动教育强市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在国家和省市系列配套措施的有力推进下,我市在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方面取得有力的成效。唐景词代表建议,在“双减”政策落地实施下,地方高校可以发挥其服务地方的教育职能。相关部门可以联合实施“双减”计划,让高校教师以“双减”为课题,设计研发一系列成体系的课后服务资源,包括课程、教材、视频、材料包等。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对课题承担者给予项目基金的支持。
窦志刚委员表示,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我市深入开展“双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现在义务教育最突出问题之一,还是中小学负担太重,短视化、功利化问题没有根本解决。特别是校外培训机构无序发展,“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现象突出,导致家庭经济负担不断增加,教育焦虑持续放大。
窦志刚委员建议,进一步推动我市教师轮岗制度。建立完善交流轮岗的长效机制,深入细化配套制度,完善包括职务(职称)晋升、聘用考核、薪酬待遇、评优评先在内的激励政策,保障干部教师交流工作的顺利开展,让执行落到实处。进一步做到减负与提质并重。加强校内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进一步推动我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打通向上发展“天花板”,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加大资金政策倾斜力度。通过政策引导,培养人才前置,鼓励我市职业院校深度对接行业龙头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设计教学过程,开展人才订单式培养。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层次和水平,弥补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匮乏的现实短板。
做好新时代养老
满足老年人需求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满足老年人多方面需求,让老年人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大力支持省会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大力支持全面提升养老事业水平,全面推进我市养老事业的发展。目前,我市常住人口1123.5万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207.52万人,平均老龄化率18.47%,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显著。于秀军委员结合我市实际提出系列建议。
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搭建全市统一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将全市老年人信息、已备案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站点等日常运营数据纳入智能化平台统一管理,整合各类养老服务资源,实现数据互通互联,通过信息收集、数据分析、服务支撑、业务监管等功能,为建设智慧养老服务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探索一些新型模式。可以通过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的方式,打造一批“智慧养老院”“虚拟养老院”等新型运作模式,通过智能床垫、人体感应小夜灯、呼叫器等智能设备,提供专业护理、远程监测等养老服务,实现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
发展一批养老企业。制定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开展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鼓励更多企业以场景应用为导向,发展智慧养老产业,为老年人提供具备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特征的养老服务。
韩露委员提出,随着社区管理机构发展的科学化,社区居家养老必将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养老方式。要积极倡导新型的养老观念,促进老人观念转变。拓宽社区养老资金投入,加强社区养老设施建设。建立专业服务队伍,着力提升服务水平。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构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社会体系。
深化医防结合
提升应急能力
2021年,我市大力加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市人民医院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市第三医院创伤救治中心、无极县医院加快建设,50所高水平国医堂建设顺利推进。面对突发局部疫情,我市第一时间激活应急指挥体系,压实“四方责任”,筑牢“三道防线”,组建“八支队伍”,强化人文关怀,织密织牢基层防控网络,最大限度减少了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的影响,打好打赢了疫情防控的遭遇战、歼灭战。
代表委员们认为,要继续结合我市实际,提升基层应急预案编制的科学性,健全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增强基层应急资源储备能力,提高基层应急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增强基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能力。
代表委员们建议,重视医防结合,加速县域医改。加快推进县域疾控体系改革,建立我市完善、系统、规范的县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加强县疾控中心建设,将疾控中心建设成为全县疾病预防控制指导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及指挥中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增加专业技术编制,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强化基层公共卫生体系,为“健康石家庄”战略实施提供坚强的技术支持。
代表委员们提议,提升医疗服务水平,落实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责任,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切实提高基层的医疗服务能力。加快推进县级医院传染病救治能力建设,将至少一所县级公立医院建成一个有独立病房楼或独立病区的基层疫情救治基地。进一步提升县中医医院在中医药防治疫情方面的特色和作用,巩固提升我市作为全国中医药改革试点市的成果。
发展全民健身
提升居民体质
冬奥在即,冰雪运动带来的全民健身热日渐升温。近年来,我市大力开展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目前,全市公园广场及4555个社区(村)全部安装了便民体育设施,实现了全覆盖。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41平方米,群众健身去哪儿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围绕发展全民健身事业提升居民体质积极建言。
杜晓伟委员提出,随着北京冬奥会的临近,我市全民冰雪运动的热潮也越发高涨,先后成功举办了石家庄第三届冰雪运动会,开展了冰雪“六进”活动,全面推进冰雪校园,打造“冰雪133456”等特色亮点工作。全年市县两级共组织冰雪活动1800多场,成为全民健身活动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杜晓伟委员建议,大力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打造“15分钟健身休闲圈”。制定居民住宅区公共体育设施规划设计标准,规划建设贴近社区、方便可达的全民健身场地。充分利用公园、广场等开阔地建设室外球类运动场地,合理利用城市空闲地公共绿地、路桥附属用地等建设全民健身设施,建设一批气膜式场馆设施。继续提升民心河的健身休闲娱乐功能,增设棋艺聚会的座椅、厕所等设施。
代表委员们还建议,通过新建、改扩建和利用现有体育场馆,积极跑办、申办一些符合石家庄实际的国内国际赛事活动,邀请著名运动员参赛。同时扩大现有活动赛事的影响,充分发挥各县(市、区)优势,创新“一地一品”的内容和形式,鼓励引入具有全国知名的商业化全民健身赛事。通过这一系列活动,激发人们的健身热情,扩大石家庄的国际影响力,提升省会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