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晴: 以诗歌献给伟大而壮烈的时代

2021-09-15 10:29:31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字号
  • 超大
  • 标准


mqsx.jpg

诗人曼晴从抗战烽火中走来,在火热的战争年代,他以战士的姿态出现,以真诚、挚爱,以及他的笔、他的歌,投向和献给曾经历过的伟大而壮烈的时代。在新中国成立后,曼晴一直担任石家庄地区文化宣传部门的负责人,有力推动了我市诗歌和文学创作的繁荣发展,成为全省诗坛承上启下、具有标志意义的领军人物之一。

□本报记者 石雅彬

高举反帝反封建旗帜,表现劳苦大众的真实生活

诗人曼晴,原名栗金襄、栗曼晴,1907年出生于我省广宗县一个贫困的农家。他很早就开始追求进步思想,尤其喜爱诗歌,早年在邢台师范学习时,就曾积极参加学生运动。上世纪30年代初,曼晴流亡平、津,开始发表诗歌,后来,与诗人王亚平等,在天津参加左联领导的中国诗歌会(总部在上海),并成为该会的发起人之一。他们积极筹办诗刊《新诗歌》,号召诗人们高举反帝反封建的旗帜,写出具有时代精神的作品。这一时期,曼晴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已经凸显,他认为“现实主义是一个进步的创作方法,它不逃避现实,面对现实,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他对于诗歌的热爱,以及对劳动人民的关注是由来已久的。这一时期,他发表了不少表现劳苦大众特别是农民遭受兵灾、匪祸、饥荒、流亡等悲惨生活的诗篇,如写农村的《卖地》《兵灾》《饥荒》《劫》《我们的农村》《往事》《逃难》等,写城市的《打夜工》《车间》《雨天》《风波》《被蹂躏的生命》等。

曼晴关注因为灾荒而被迫卖地的农民:“豆瓣大的洋油灯头,/拖着一条黑烟尾巴,/扫荡着围着破桌的几个男孩,/扫荡着坐在土炕上的妈妈……看着指手画脚的债主,/看着王先生在捏着笔管,/笔头儿像毛虫,在雪白的纸上乱爬,/一个一个的黑字,都张着黑嘴,/将把我们母子吞下。”(《卖地》)他关注那些逃难的贫苦家庭:“又是淹,/又是旱,/逼得我家逃了难。/推着独轮车,/挑着行李担。/爸爸走不动,/落在大后边。/两个小孩子,/抱着泥囡囡。/一个个泪满面,/把人心哭乱。/前面水拦路,/点点金波远!/坐在长堤上,/相对夕阳残。”(《逃难》)

作家甄崇德曾经评价:文若其人,曼晴是个热情、朴实、谦逊、实干的人,他写诗是来自生活的真情实感,为劳动人民倾抒内心的悲愤呼号;他不为名不为利,不雕琢不造作,不晦涩不洋腔洋调;因而也形成一种热情、朴实、自然、和谐的诗风。

晋察冀边区军民战斗生活的见证者、再现者

1938年,曼晴参加了丁玲领导的西北战地服务团,来到晋察冀边区。1939年初,他与田间、邵子南、史轮、方冰等组建了“战地社”,并创建边区著名诗刊《诗建设》。有人做过统计,1938年在晋察冀边区活跃着的诗人都异常年轻,方冰24岁,远千里23岁,田间22岁,邵子楠22岁,陈辉18岁,魏巍18岁……而此时的曼晴已经31岁,是名副其实的老大哥。他并未倚老卖老,除了担任《诗建设》的编辑,参与宣传报道工作,还写了大量街头诗、诗传单、抒情诗、叙事诗、诗论等,并且深入战地去采写通讯报告。艰苦而丰富多彩的斗争生活,将诗人磨炼成一位坚强的革命战士,也激发出他满腔的战斗诗情。诗人的思想感情和人民斗争结合起来,创作了大量富有生命力的诗篇,朴实生动地再现了边区人民可歌可泣的斗争图景。他的短诗《匕首》写道:“你的诗,/像匕首,/闪闪发光。//写吧!/让所有墙壁,/都披上武装!”通过这样短小的街头诗,诗人把诗像刀剑、匕首一样递出去,与敌人短兵相接。

1940年,曼晴调到晋察冀边区文救会工作。开始尝试小叙事诗和故事诗的创作。一次,曼晴与作家孙犁在平山县蛟潭庄打游击时,夜宿羊圈,于是写下名篇《羊圈》:“大北风的夜里,/几个游击队员,/找到空阔的羊圈住,/也很温暖了!……冰冷的月光,/从草篷(棚)的隙缝里,/像箭镞一样,/偷偷地射进来。”还有一首《打灯笼的老人》:“啊!你打灯笼的老人啊!/现在你该放心了吧!/我们的队伍在你灯光照耀之下,/统统地走来而又前进了。”这首诗中,老人成为民族的化身,他高举起的是中华民族的希望之灯,不仅照耀着当年的军队,也照耀着后世子孙万代。在叙事诗《区长》中,曼晴描述了在鬼子的包围和逼问下,所有的老百姓都争先恐后地喊道“我是区长!”这些生动形象的诗篇,文辞朴实无华,读起来朗朗上口,真实刻画了晋察冀边区人民的形象,描绘了他们的战斗生活。

他还写了不少抒情诗,如《羊角》《哨兵》《五月之夜》《给牧羊人》《给雁北的女孩子》《信》《我爱山地》《我沐浴在春风里》等。在抒情诗《土地》中,他深情地写道:“只有站在你的怀抱里,/我的力量便像电一般,火一样,/只有站在你的前面,/我便可以斩杀任何仇敌。”在另一首《哨兵》中,曼晴描写了一尊抗日战士的英雄雕像:大风雪之中,他“披着大衣,抱着枪”“屹立在山崖之上”,顶风冒雪,“像大风里的旗,像黑夜的火焰”“守卫着祖国大地”……

1943年以后,曼晴还尝试了民歌体诗歌的写作,创作了《纺棉花》《打野场》等作品。许多版本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在论述上世纪40年代的晋察冀解放区诗歌时,都会引用曼晴《打野场》中的诗句:“打,/打,/打野场,/打了谷子打高粱。/东风里簸,/西风里扬,/扬得粮食金样黄。”朗朗上口、清新活泼的诗风,显然是从民间谣谚中汲取了营养。跌宕起伏的旋律,犹如风吹麦浪,既是大生产运动中边区人民劳动的节拍,也是劳动者欢愉向上的情感节奏。

依然真诚、热情地歌颂新时代、新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曼晴历任《石家庄日报》编辑、记者、副总编、总编,石家庄人民广播电台台长,石家庄市文化局副局长,石家庄地区文联主任等,为发展和繁荣石家庄地区的新闻、文化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

这一时期,曼晴的诗数量不多,题材却很丰富。有怀念志愿军的,如《悼志愿军烈士》;有访问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的,如《不老松》;还有抒发自己重返故乡心情的,如《回乡曲》等。《老支书的算盘》一首中,他通过一个老党员拨算盘,进行了今昔农村生活的对比:“过去他越算越穷/现在他越算越富裕/他算出一条社会主义之路/因此他们高高举起红旗。”尽管早已走进城市,他依然关注农村,《电灯》《回乡曲》等篇目就描绘了农村生活细微而又直观的新变化。

《河北文学通史》一书对曼晴这一时期的诗作这样评论:“这些诗境界宏阔,立意高远,在沉实的历史纵深感和时代的穿透力中,闪着理性的光辉;在贴近和超越现实的转换中,激扬着一种高迈的浩然正气。的确,像大海一样,风涛激荡,如长城一般,鸟瞰于群山之上,这种创作态势,汇入了当时开放与深化的现实主义文学潮流,表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

作为诗人,曼晴并未如田间等人一样大放异彩,但正如他的好友、作家孙犁在为《曼晴诗选》写的序言中说的:“有很多读者,对于这样一位老实人,一位曾经在中国新诗歌运动中,出过大汗大力的人,一位孜孜不倦、壮心不已的文艺战士,恐怕有些陌生了吧……但是,我敢断言,我们经历的时代,不会忘记他,中国新诗歌的历史,不会忘记他的。”


编辑:张小波
责任编辑:尚燕华
石家庄新闻网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热新闻

热视频

媒体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