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民生托底 建立长效机制 赵县推进私搭乱建、违章建筑专项整治行动深入开展

2021-09-13 07:07:01 来源:石家庄日报

字号
  • 超大
  • 标准


本报讯 (记者 刘立芳 通讯员 徐哲普 朱涛) “以前这里是一处违规宅基地,拆除后改造成了健身广场,既美化了环境,又方便了群众!”一段时间以来,赵县赵州镇东关村一处处私搭乱建、违章建筑被接连拆除,村里环境越来越美,大家伙儿心气顺了,主动建设家园的积极性更高了。谈到村里的变化,支部书记孙秋波言语间难掩喜悦。

全市私搭乱建、违章建筑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赵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指挥,县四大班子全体参与,建立了各乡镇和相关部门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对综合协调、城区整治、农村宅基地及河道整治等十个方面工作细化分解、压实责任,全力以赴推进拆违工作。

截至目前,全县共拆除私搭乱建、违章建筑1271处,建筑面积206657.31平方米,占地面积337025.85平方米。同时,按照“拆+建、拆+绿、拆+美、拆+管”要求,先后对196处拆除场地进行重新规划利用,建成小广场、小游园、便民停车场等。随着专项整治行动深入开展,一座座违章建筑被拆除,一处处私搭乱建被清理,城乡人居环境极大改善。

在拆违过程中,赵县始终坚持民生托底、统筹安排、拆建并重。为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该县动员县、乡、村各级党员干部进村入户,不遗余力、不厌其烦地做被拆户的工作,耐心细致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并采纳利用。通过电视台、新媒体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发动,把私搭乱建、违法违规建设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带来的严重后果讲明白,最大限度提高群众知晓率,争取群众支持配合。

为推动专项整治行动深入开展,该县推行专项摸排整治网格化管理模式,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以村、社区、街道为单元,建立健全网格化分包责任机制,建立由各副县长牵头分管领域专项整治,县级领导包联乡镇,各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党员包片的专项整治网格化分包责任体系。同时,加强日常巡查力度,以无人机现状航拍为基准,对县域内各类私搭乱建、违章建筑进行拉网式、地毯式、动态化摸底排查,对查摆出的问题应列尽列,实行清单台账管理,挂图作战、挂账督办、限期完成。

专项整治行动开始后,赵县多次组织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相关职能部门,专题研究分析全县私搭乱建、违章建筑情况根源,在此基础上下发了《赵县人民政府关于规范县域城乡建设行为的通告》等一系列文件,建立了多部门联合,24小时不间断联合巡查、执法机制,及时制止管控各类违法建设行为,并对全县公布了举报热线,安排专人受理。常态化、长效管控机制的建立,确保了专项整治行动取得实效。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和市‘两会’精神,巩固拆违成果。对已拆除的违建,立即开展清表工作,抓好违建拆除后的复耕或绿化等工作,把拆除与绿化、美化、亮化相结合,因地制宜开展复绿或设施建设,切实做到还路于民、还绿于民、还空间于民。同时,健全县域网格化长效监管体系,进一步明确‘片长’‘街长’‘巷长’责任,建立多部门联合巡查执法机制,强化执法,严管严控,坚决卡死新增违法项目。”赵县县委副书记章海东说。 


编辑:贾聪
责任编辑:尚燕华
石家庄新闻网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热新闻

热视频

媒体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