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不褪色 他用忠诚诠释人生

2021-09-01 08:50:31 来源:燕赵晚报

字号
  • 超大
  • 标准

于兴奎累倒在了自己热爱的工作岗位上

□本报记者 何孟尧

8月8日6时30分左右,同事发现于兴奎倒在了办公室。经过16天的救治,8月23日上午,他还是不幸离开了自己热爱的工作岗位,年仅50岁。

于兴奎1971年1月出生于山东省淄博市一个农民家庭。于兴奎的父母都是朴实的农民,他从小就知道了生活的艰辛,作为家里唯一的男丁,更多地承担着家庭的事务,从而塑造了他踏实善良、坚忍不拔、顽强不屈的品质。1989年12月,凭借过人的奔跑能力,他参军入伍,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体育工作大队,成为一名中长跑运动员,荣立三次三等功,先后任队长、教导员。20年的军旅生涯锻炼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工作的忠诚,他将青春、热血与部队紧紧地融为一体,他带过的学员遍布祖国各地。2009年3月,他从部队转业进入石家庄市城市管理执法支队。

城管工作压力大、任务重、环境差,面对这样辛苦的工作,他没有退缩,而是欣然接受了组织的安排,一干就是十几年。刚脱下橄榄绿,又穿上城管蓝,虽然工作岗位改变了,但他那颗为人民群众热情服务的心没有变,那股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工作作风没变。在城管这个岗位上,他凭着在部队时打下的扎实基本功,秉持着虚心好学的上进精神,在工作一线奋不顾身地战斗着。他很快就适应了新单位的节奏,因为这里同样有体能锻炼,同样有铁的纪律。十年里,他从一个城管新兵历练成一名老兵,他用一双脚走遍了石家庄的大街小巷。

在协勤大队,他作为案卷制作的负责人,总是身先士卒,战斗在最前沿,高质量完成200余宗案卷。在渣土运输管理时,为杜绝渣土车辆违规运输现象,他认真负责,经常彻夜工作。他工作脚踏实地,任劳任怨,得到了群众的赞扬,也得到了支队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认可,2020年7月,他被任命为石家庄市城市管理执法支队执法六大队副大队长。

2021年7月初,石家庄进入汛期,市城市管理执法支队负责市区内76个道路、桥梁等易积水点位的防汛工作。今年的雨水格外多,防汛任务艰难繁重。每场降雨,支队都周密部署,领导干部靠前指挥,76个点位安排包联责任人,两支防汛抢险队共183名防汛应急抢险队员全部坚守点位、奋战在一线。在接受防汛包联点位任务后,他主动与其他责任人一起了解负责的路段情况。每次接到防汛预警,他都迅速赶到包联路段,冒雨对雨水箅、下水井进行检查,及时清除淤积的枯枝、杂草,疏通排水口,并将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为了能够尽快排净路面积水,他经常在没有任何工具的情况下,徒手疏通排水口,倒灌的污水早已将他的衣服浸透,浸泡在雨水中的双脚早已肿胀发白,但于兴奎同志始终坚守在防汛一线,毫不懈怠,很多次都是回家换了衣服就匆匆返回工作岗位。

作为小区的一分子,邻居们都说于兴奎是一个热心肠的人,谁家有个困难事他都会去帮忙,邻里之间关系和谐融洽。看到楼下摆放的花圈,邻居们纷纷前来家中吊唁,送他最后一程。

虽然他的家境并不富裕,但每当老家有需要的时候,于兴奎总会挺身而出,为村庄建设出资出力,捐款证书就有一摞,村里立的功德碑上也刻有他的名字。在老家人的眼中,老于家的儿子不仅有出息,而且心怀感恩、情系家乡。

于兴奎的妻子是石家庄市慈善总会的合同工,收入微薄。尽管家庭经济条件不富裕,他仍满怀热忱,关心他人,每年都会给两个在家务农的姐姐寄钱。在部队时,于兴奎每月工资有412元,他却悄悄将400元寄回家里,仅留12元作为自己一个月的生活费。作为家里唯一的男丁,他独自承担起父母高额的治病费用,背负了巨额债务,但他从来不向组织谈论家庭的困难。

“老于为人踏实,工作认真,他任劳任怨的工作精神和朴实无华的人格在大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六大队队长齐庆立如是评价说。 

编辑:刘晓婷
责任编辑:尚燕华
石家庄新闻网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热新闻

热视频

媒体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