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制药工业的摇篮

2021-08-03 15:23:14 来源:石家庄日报

字号
  • 超大
  • 标准


▲华北制药厂是新中国第一批青霉素的诞生地。

华北制药厂曾经是亚洲最大的抗生素生产厂,是新中国第一批青霉素的诞生地,是新中国“一五”计划重点建设项目,是新中国制药工业的摇篮。

青霉素是现在一种常见的抗菌药。然而,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技术落后,全国一年生产的青霉素仅有几百克,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健康的需求。物以稀为贵,当时0.12克青霉素的价格就与0.9克黄金的价格相当,是黄金价格的7.5倍。这种天价药在国内严重短缺。

为了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就把发展包括青霉素在内的抗生素列为制药工业的战略重点。石家庄地处华北粮仓,地下水资源丰沛,又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得益于这些优势,国家“一五”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抗生素厂、淀粉厂和药用玻璃厂最终落户石家庄,它们一起构成了今天人们熟知的华北制药厂。1953年6月,华北制药厂开始筹建,总投资达到7588万元。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华北制药厂建成投产。

1958年6月3日,是一个足以载入史册的日子。华北制药厂第一批青霉素下线,这标志着我国大规模生产抗生素的开始,青霉素、链霉素依赖进口的历史从此结束。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曾贵比黄金的青霉素已经降到每支6角钱左右,成为老百姓用得起的抗菌药。

在青霉素投产之初,生产所需的菌种需要从苏联空运,价格十分昂贵。华北制药厂提出,要自主选育青霉素菌种,苏联专家对此不以为然。一名刚从复旦大学生物系毕业的大学生主动请缨,领受了选育青霉素菌种的艰巨任务,她就是后来被誉为“菌种皇后”的陶静之。

经过刻苦攻关,陶静之终于在1958年12月选育出了第一株青霉素菌株,结束了菌种依赖进口的历史。在此后的几十年里,华北制药厂通过引进、消化先进技术,加大自主研发力度,抗生素生产水平逐渐步入国际先进行列,一跃成为亚洲最大的抗生素生产基地。

2008年10月23日,华北制药厂办公楼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今,由十多家子公司构成的华药“新矩阵”已经在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崛起。它与石家庄这片热土相伴相生,一同成长,一起奔向美好的明天。 


编辑:张小波
责任编辑:尚燕华
石家庄新闻网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热新闻

热视频

媒体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