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度参军保家国 一心奉献感党恩

2021-06-29 10:04:40 来源:燕赵晚报

字号
  • 超大
  • 标准

高邑一对夫妻生前为革命舍小家为大家 留下的军功章成为传家宝

■王素军在翻看父亲留下的教材。

■王爱江留下的奖章等遗物。

七一前夕,石家庄市民王素军抚摸着父母留下的军功章和书本,再次忆起父母半辈子的谆谆教导。父母的这些遗物,不仅记载着新中国建立的不易,也见证了老一辈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与担当。虽然父母已经离世,但两位老人留下的军功章等老物件,却成了一家人代代传承的红色传家宝,更是老人留给家人的红色精神传承。

□文/图 本报首席记者 南开宇 实习生 刘心悦

背负国恨家仇 毅然决然支持革命

王素军的父亲王爱江,1931年出生于高邑县王家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是家里唯一的男孩,母亲杜京文,1932年出生于高邑县北焦村。今年57岁的王素军从小便围绕在父母身旁,听他们讲述年轻时保家卫国的革命故事。如今,父母虽已离世,但那些故事却常常回荡在耳边,令他记忆犹新。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不久,高邑县便沦陷了。“我的外祖父杜石妮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八路军,积极同日伪做斗争。1939年7月,外祖父在回乡时不幸被汉奸和日军抓住。面对敌军的严刑拷打,他宁死不屈、视死如归,最终被敌人杀害。”王素军说话间,拿出了一本由中共高邑县委党史研究室和高邑县教育局编纂的《高邑革命斗争史料》一书,其中,就有一篇专门介绍杜石妮牺牲情况的文章。

1939年7月18日,年仅29岁的杜石妮为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当时,他唯一的女儿杜京文,刚满7岁。“外祖父牺牲后,外祖母被逼改嫁,此后母亲到处流浪,多亏了亲戚和北焦村抗日政府收留,才得以生存。”

此时,杜京文的心中已经埋下了革命的火种。平日除了读书,她还力所能及地帮抗日政府送信、进行红色教育宣传。

“后来母亲受组织委托,前往南宫开会。”王素军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个包裹,里面是一本纸张泛黄的《毛泽东文选》。王素军轻抚着书本,回忆说:“这是母亲一直留在身边的书,母亲走了,这本书就交到了我手上,我会把这本书和父亲留下的物品一起传承下去。”

在南宫那次会议中,杜京文不仅认识了许多革命战友,还收获了宝贵的爱情。会议结束,高邑县王家村的干部觉得她十分能干,便牵线为她介绍了一名村里优秀的男青年王爱江。“父亲小时候读过几年学堂,是村里有文化的青年。当时在王家村当老师,教孩子们读书认字。”相识不久,两个有志气的青年在1947年春天结了婚。

1947年7月,年仅15岁的杜京文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任王家村妇女联合救国会主任,并坚定地支持王爱江参加革命。王素军说,当时父母结婚不过两三个月,且父亲是家中唯一的儿子,我们的队伍是不鼓励他参军的,但二人坚持以国家为先,在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没有任何的犹豫,挺身而出。

前方丈夫卫国家 后方妻子护家庭

王素军拿出一个黑色布包,小包里面放着一份荣誉证书,打开证书,第一页记载着王爱江的个人信息和证书号码,第二页写有奖章名称、编号等信息。

这份证书就是王爱江参加解放战争的证明。

1947年8月,王爱江作为“刘邓大军”第10军第28师第83团第3营的步兵,奔赴江东战场,参加了淮海战役。部队为了夺得战机,经常夜里急行军,一口气跑百十公里。“过程中,免不了口干舌燥,足底开裂,但为了打胜仗,大家什么都顾不上了。父亲在退役后一直留有病根,不能长时间站着或走路。”王素军说。

1949年,王爱江参加渡江战役后,在一次行军中,偶然遇见同村的熟人,在寒暄中得知母亲生病的消息。他和上级领导请假,经批准后,于1949年末回家看望母亲。由于战事频繁,部队随后开拔,等王爱江探亲后再想回到战友身边时,却与部队失去联系。从1949年年底到1951年与部队失联这一年多的日子里,王爱江又重操旧业,在村里当了一名教师,教书育人。与此同时,杜京文作为村干部,也积极在王家村开展“扫盲运动”。

“这是我父亲用过的教材。”王素军将书本展开,轻轻翻着。这是一本由粗线穿起来的合订本,包括《初级国语课本第六册》《高小地理课本第二册》《初小常识课本第二册》。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陆续开赴朝鲜战场,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国难当前,原本生活逐渐稳定下来的王爱江在妻子的支持下再次参军,以一名炮兵的身份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国家利益面前,王爱江夫妻将家庭与个人置于身后,随时做好了为国牺牲的准备。1951年,王爱江随部队赴朝鲜,坚守战场直至抗美援朝战争结束。然而,在1953年回到祖国后,他又跟随部队驻扎在河南,直到1956年才回到高邑自己的“小家”。在近六年时间里,夫妻二人处于“断联”状态。杜京文在家乡,一直兢兢业业完成工作并照顾好家庭。

传承红色精神 建设红色家庭

“父母除了留下这些证件和书籍,还留下了他们的红色精神。”对王素军而言,虽然父母已离去,但他们的叮咛却时刻在耳边回响。

从小到大,王爱江夫妻就教育孩子吃喝不能浪费,穿衣要朴素,要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忆起儿时,他说,每当自己缠着父亲,想听他讲一讲战场上的故事,父亲总是不愿再过多回想起战场上的枪林弹雨、硝烟弥漫。“父亲说战场太过血腥与残忍,每一次都是在死亡的刀刃上行走。”

母亲杜京文也一直教育儿子要“感党恩,听党话,靠近党组织”,做一个朴实、甘于奉献的公民,并在儿子上大学前就叮嘱一定要早日加入党组织。“母亲曾和我说过一段往事,在抗日战争刚结束时,抗日政府的干部来到母亲家中,说考虑到外祖父在革命中牺牲,母亲又没有什么依靠,可以为她解决家庭的困难,提供住房、土地、补贴等。但母亲没有丝毫犹豫就拒绝了,表示不会沾一点光。”

受母亲影响,在大学毕业等待分配工作时,王素军在“分配意向表”上坚决地写下:服从组织分配,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

在王素军的心中,父母的行为对他的影响根深蒂固,也影响着他们一大家子人。据王素军介绍,他的女儿一上大学便提交了入党申请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时刻以一名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并成为了班里最早一批入党的人。大四的儿子如今也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

王素军认为,大家要宣扬老一辈共产党人的奉献精神,弘扬红色精神,在红色的基因中汲取力量,更好地建设我们的国家。除了传承红色历史,王素军也致力于家风传承,打造以红色为核心的“红色家庭”。秉承这样的念头,他时不时便会将“传家宝”拿出来,给子女念叨念叨,给他们讲述爷爷奶奶的故事。目前,王素军正在整理资料,准备写一本有关父母精神传承的家风家教类书籍。“我希望子女们永远不要忘本,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采访中,王素军表示,这些父母留下的老物件是他们家的“红色传家宝”。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他们会将“红色传家宝”一代代传下去,在红色精神的指引下,走好新时代的新征程。 

编辑:张小波
责任编辑:尚燕华
石家庄新闻网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热新闻

热视频

媒体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