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后武工队》: 奋勇杀敌的“英雄战歌”

2021-06-23 10:01:56 来源:石家庄日报

字号
  • 超大
  • 标准

wgd.jpg

1942年发生在冀中平原上的“五一反扫荡”战争,犹如一场血与火的洗礼,冀中军民在一次次惨烈的家园保卫战中,以血肉之躯对抗日寇的飞机大炮,百折不挠、英勇不屈。作家冯志也身在其中。他带领着一支武工队,在敌后坚持斗争,书写了一曲奋勇杀敌的“英雄战歌”。

新中国成立后,冯志创作了长篇小说《敌后武工队》,对这段历史进行回忆和记录,他说:“这部小说里的人物和故事,日日夜夜地冲击着我的心,我的心被冲击得时时翻滚,刻刻沸腾,我总觉得如不写出来,在战友们面前似乎欠点什么,在祖国面前仿佛还有什么责任没尽到。”

□本报记者 石雅彬

早年参加武工队

冯志,原名冯禄祥,1923年7月出生于河北静海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自幼父母双亡,家境贫困,只读过四年小学。“七七”事变后,冯志参加了八路军,先在冀中九分区政治部当警卫员,后又到了政治部文工团和冀中野战三纵队前线剧社当创作员、演员。1939年7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时年16岁。

1942年,日寇对我冀中抗日民主根据地进行了疯狂的“五一大扫荡”,使我冀中根据地受到严重打击,冯志所在的冀中九分区组织了一支由具有丰富战斗经验的班、排、连骨干组成的武装工作队,冯志报名参加并任小队长。

小说《敌后武工队》的开篇交代了这一段历史的时代背景。面对敌我力量悬殊的事实,我军主力部队不得不暂时离开冀中,向山区转移。冀中抗日工作被迫转入地下。

有人说这部小说是一部纪实文学,因为书中的许多主要人物都有现实原型,比如书中魏强和贾正这两位在冀中成长起来的共产党员,魏强的人物原型就是冯志自己,而贾正的人物原型是当时武工队的副队长贾正喜。敌后武工队成立后,魏强和贾正毅然投身到武工队的抗日斗争中,开展工作,发动群众,打击敌人。

武工队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在日、伪军占领区开展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斗争的一种精干、灵活的武装小分队。一般由30-50人组成,隶属当地军分区,并接受中国共产党同级地方委员会领导。主要任务是在日、伪军占领区宣传、组织与武装群众,建立或恢复党的组织,成立秘密的人民政权,采用文武相配合的手段,打击和瓦解日、伪军,摧毁日、伪组织和政权,使敌占区逐步变为抗日根据地,以配合各抗日根据地军民的正面对敌斗争。

冯志曾经详细描述过当年武工队工作的情景:“敌占区,敌人自己称之为‘确保治安’区,或‘明朗化’的地区。在这种地区里,敌人有一套统治人民的严密、完整的组织机构,而且还控制着交通线,真是一处有警,四处增援。这地区的敌人力量强大,群众条件差。武工队就在这种极为不利的地区里坚持斗争,向群众宣传党的各种政策,开辟抗日工作,可想而知,工作是异常困难的。在这种地区里执行党的政策,必须做到一步一个脚印,丝毫不能含糊。不然,不仅会给党造下难以挽回的损失,自己完不成任务,站不住脚,并有很大的可能会被敌人吃掉……”

冯志等武工队员积极组织并充分依靠当地群众,带领队员们拔炮楼,杀鬼子,除汉奸,惩恶霸,机动灵活地运用各种方式打击瓦解敌军,被老百姓誉为“敌后神八路”。在浴血战斗中,他三次负伤,左锁骨曾在与敌人拼刺刀时被挑断,左手食指被扎残,头部、胸部也都中过弹。有一次,他到军区开会,在回来的路上和日本鬼子狭路相逢,便闪身钻进路边的一堆麦秸垛里。鬼子过来用刺刀一个个挑那些麦秸垛。他感觉鬼子到跟前了,就抬起手中的驳壳枪扣动了扳机,岂料这一枪却没有响,而鬼子竟也没有用刺刀挑这个麦秸垛,转身就走了。事后他一看,原来是枪被麦秸秆卡住了,从而奇迹般地逃过了一劫。更为神奇的是,在他任小队长期间,属下数十名武工队员竟无一人牺牲。由于机智勇敢,屡立战功,他被评为模范党员,还荣获冀中军区颁发的“五一”一等奖章。

以亲身经历开展创作

冯志自己说过:“《敌后武工队》如果说是我写的,倒不如说是我记录下来的更恰当。”

1944年,冀中第九军分区敌后武工队圆满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冯志调到冀中第三纵队前线剧社工作。他先后采写了人物特写《英雄连长王志杰》、报告文学《神枪手谢大水》、通讯《团结模范高永来》以及小剧本、诗歌、歌词、快板等。另外,他还创作发表了一些短篇小说,如反映武工队员护送干部过铁路的《护送》、反映惩办汉奸侯扒皮的《打集》和反映攻克保定南关火车站的《化袭》。他的所有作品全部真实反映当时战斗生活,后来,这些小说故事经过进一步修改、加工,都成为长篇小说《敌后武工队》的重要内容。

随着创作经验的积累,冯志不再满足于小打小闹的短篇幅作品,他想创作一部写武工队的长篇小说,只是由于战争,这个念头在冯志心中一直搁置着,酝酿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冯志于1951年调到河北人民广播电台工作,历任编辑、记者、科长、文艺部副主任等职。工作之余,他才开始着手创作长篇小说《敌后武工队》。

小说中,在小队长魏强的带领下,40多个精悍的武工队员,先是炮轰鬼子炮楼,狠狠打击了鬼子的气焰,使百姓们精神振奋;后又隐蔽在西王庄,得到堡垒户赵河套及群众的精心掩护。他们频频打击敌人,搞得敌人日夜不宁,而松田和刘魁胜组织的“联合清剿队”,连一点武工队的影子也摸不到。其间,描写了英雄刘太生智斗松田,贾正智杀侯扒皮,武工队奇袭南关火车站、巧夺黄庄、火烧梁家桥,直到魏强等智擒松田、刘魁胜为止,写得起伏跌宕,很有传奇小说的色彩,故事性极强。

这部小说再现了冀中地区武工队的抗日英雄传奇,武工队既不同于以武装斗争为主要任务的游击队,更不同于西方样式的特种部队,而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真正依靠人民群众,采取各种方式对敌伪展开政治攻势的先锋利刃。以敌后武工队为代表的抗日军队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民军队,也是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军队。用冯志自己的话说,他将《敌后武工队》“献给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党!献给勤劳的勇敢的坚贞的人民!”

书中突出塑造了魏强、刘太生、贾正、汪霞、刘文彬等一批抗日英雄的动人形象,热情地讴歌了中国人民的伟大斗争精神、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赞美了中国军民在顽敌面前那种百折不挠、刚毅不屈的高贵品质。冯志说:“书中的人物,都是我最熟悉的人物,有的是我的上级,有的是我的战友,有的是我的‘堡垒’户;书中的事件,又多是我亲自参加的。”

多年心血汇成红色经典

1956年,30余万字的《敌后武工队》初稿完成。经广泛征求意见,冯志把初稿改成了50余万字的修改稿,最后又精缩到37万字。1958年11月,《敌后武工队》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隆重推出,与广大读者见面。

由于这部作品情节曲折有致,故事跌宕起伏,人物鲜活生动,传奇色彩浓厚,一经面世,便引起极大反响,小说不仅多次再版,被翻译成英、法、日、朝鲜等多种文字出版,还先后被改编为评书、话剧、连环画、京剧、电影、电视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其影响力经久不衰。

专家指出,这部作品经久不衰的原因,“不仅在于故事本身的精彩,更重要的是它所蕴含的永不言败的革命信念。《敌后武工队》不仅再现了抗战时期冀中武工队对敌作战的智勇双全,也更加突出斗争中所坚守的必胜信念:无论条件多么艰苦,抗战的信心和决心始终没有动摇。这种毫不动摇的信念正是来自党的领导和群众的支持。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只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的军队就会战无不胜。这个看似朴素但颠扑不破的道理,不仅是党领导革命斗争所取得的伟大经验,也同样适用于和平年代的社会主义建设。”

学者张树坡盛赞:“《敌后武工队》是一部有着较高真实性的现实主义优秀作品,它通过对一支武装工作队在‘敌后的敌后’一面坚持武装斗争,一面开展抗日工作的事迹的描写,反映了它所写的那个特定时代和地区的抗日斗争形势的内在实质和发展趋势。这部小说达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真实性和传奇性的统一。造成小说故事情节传奇性的那些因素不是别的,正是作品所描写的那个现实生活环境。这充分说明,小说的传奇性是与它的真实性辩证统一的,这是这部小说现实主义特色最突出的表现。” 


编辑:张小波
责任编辑:尚燕华
石家庄新闻网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热新闻

热视频

媒体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