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金钢》:冀中军民反扫荡的英勇抗争

2021-05-26 10:44:56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字号
  • 超大
  • 标准



lhjg.jpg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特别报道

品读河北大地上的红色经典⑩

作家刘流曾亲身经历过1942年冀中平原上“五一反扫荡”的战斗,也曾详细了解过晋察冀众多战斗英雄的光辉事迹,他以这些为素材,写出了红色经典小说《烈火金钢》,以此来纪念共产党领导下的冀中军民的英勇与无畏。

□本报记者 石雅彬

“(那些英雄)是在抗日烽火中锤炼出来的‘金’和‘钢’。”

1942年5月,侵华日军纠集日伪军五万余人,在空军的配合下,出动坦克、装甲车几百辆,由其华北驻屯军司令冈村宁次亲自指挥,对我冀中军区发动了空前残酷、空前野蛮的“铁壁合围”式的大扫荡。

这次大规模扫荡使我冀中根据地遭到严重摧残,当时冀中平原的村庄里,日军的炮楼密布,碉堡林立,根据地变为了日占区和游击区。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日寇的围攻之下,不得不做出战略调整,贺龙等带领一二〇师主力进入太行山,加入聂荣臻所创立的晋察冀抗日革命根据地,吕正操带领部分部队在冀中坚持敌后游击斗争。

这是抗日战争中最为艰苦的时期之一,在这场大扫荡中,冀中800万军民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他们毫不畏惧,英勇地展开了反“扫荡”战争。

刘流的长篇小说《烈火金钢》就是以这段史实为背景创作的。小说描述反“扫荡”战争打到最紧张最激烈的时候,在滹沱河下游的桥头镇,发生了一次地裂山崩的战斗。在敌人的包围中,八路主力军冀中军区主力兵团的排长史更新率领精英干将拼死掩护,使八路军主力得以突出包围圈。

随后,八路军排长史更新、八路军的侦察员肖飞以及英勇的民兵、淳朴而坚贞的老乡们团结一心,创造了明的、暗的、软的、硬的各种机动灵活、形式多样的游击战法,组织了“变工爆炸”,实行了“劳武结合”,粉碎了敌人的“蚕食政策”“怀柔政策”“三光政策”,以及数次“强化治安”。同时,晋察冀边区在八路军、游击队的保卫下,不仅巍然屹立,而且不断扩大强盛起来。

这部小说不同于一些重事件描写、轻人物塑造的作品,而是把描写的焦点集中在了人物形象上。小说中的许多人物都给人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记忆,如史更新、肖飞、丁尚武等,这些人物充满传奇性,具有较为鲜明的艺术个性。甚至一些中间人物、反面人物也写得非常生动真实,如解老转、何大拿、刁世贵、何志武、猪头小队长、毛驴太君、猫眼司令等。

刘流对每个人物的设定都颇费心思。这些英雄人物的出身和成长环境,都对他们日后的性格与行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刘流说:“(写这些人物)为动员大众提供了一种更为强大的召唤作用……使每一个‘平凡的儿女’都看到了自己成为‘英雄’的可能性。”

在小说出版的时候,有关人员询问刘流:“小说标题是‘烈火金刚’呢,还是‘烈火金钢’?”刘流说:“我写的是在抗日烽火中所锻炼出来的‘金’和‘钢’,他们不是庙里的金刚。”

“这就好比一粒写作的种子撞在我的心地,不能不让它生长起来。”

刘流原名刘其庚,1914年出生于河北省河间县(今河间市)。1931年,他离开家乡,闯荡社会。“九一八”事变后,他义无反顾地奔赴东北参加了抗日义勇军。

1937年夏,刘流参加了中共地下党领导的劫狱行动,救出关押在北平第二监狱中的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组织起了一支抗日队伍。这支队伍后来整编为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五支队,刘流担任侦察科长。1938年,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战初期,第五支队战斗的足迹遍及妙峰山、燕山、阴山南麓、太行东坡、北岳区域以及五台山,一边战斗一边在当地宣传抗日。为了适应宣传工作的需要,喜欢写作的刘流开始自编自演宣传抗日的文艺节目。几年间,他进可上阵杀敌、指挥战斗,退可自编自演、启迪民众,是一位能文能武的抗日干将。

这样在枪林弹雨中浴血奋战的日子,经历过大大小小几十场战斗,刘流心中早就豪情万丈,那些战斗场面,那些英雄事迹,在他脑海里萦绕不去。但真正激起他创作一部长篇小说冲动的,是晋察冀边区一次群英会。

1944年12月20日至1945年1月30日,晋察冀边区第二届群英大会在阜平县史家寨村召开,共有近四百名战斗英雄、劳动模范及模范工作者参加会议。当时,刘流恰好在会务组工作,有幸接触了许多英雄人物,了解到他们感人至深的抗日斗争事迹,内心产生了一种难以遏制的创作冲动。他后来在《关于〈烈火金钢〉的创作报告》中写道:“当我了解了英雄们以后,脑子里自己的经历退让得没什么位置,游过来飞过去的总是英雄们的影子。如何呢?他们就像生铁投进熔炉里一样,锤炼成钢……从此(我)把(他们的)形象印在心里……这就好比一粒写作的种子撞在我的心地,不能不让它生长起来。”

很快他就以英雄们的感人事迹为素材创作了一部多幕剧,让英雄们自己来登台表演,反响非常好。但是因为战事紧张,创作长篇小说的愿望只能暂时搁置。

抗战胜利后,他回到滹沱河畔,寻访收集了大量素材,他的脑海中,小说的一幕幕情节、一个个人物,逐渐成形,并日益丰富起来。

“我要通过这部书让后人知道,曾经有过那样一场残酷的战争,有那样英雄的人民,那样伟大的党。”

新中国成立后,在和平安定的环境下,刘流开始重拾昔日梦想,专注地创作起这部描述艰苦卓绝的反扫荡战争的长篇小说。他说:“我要通过这部书让后人知道,曾经有过那样一场残酷的战争,有那样英雄的人民,那样伟大的党。”1958年1月,长篇小说《烈火金钢》和广大读者见面了。

这部小说,刘流大胆地采用章回评书体的形式,既是为了让广大劳动人民易于接受,也是为了给当时的评书演员提供话本。书中的很多故事都借鉴民间传说,情节曲折复杂,人物形象传奇生动。与此同时,刘流还采用生动活泼的民间口语叙述革命新思想、新故事,使作品整体上充满浪漫英雄主义情怀。全书根据情节发展分为几个故事单元,每一单元用几回来描写,脉络清晰,层层推进。在人物描写上,小说吸取传统章回小说的艺术手法,如采用评书的“开脸”方式,在人物出场或是处于特定场景时,对其进行外貌描写。

小说《烈火金钢》面世不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长篇小说连播节目中播出《烈火金钢》,在全国产生了强烈反响。很快,这部小说由评书表演艺术家袁阔成改编成同名长篇现代评书,并从1963年起开始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连续播讲。1963年,该小说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改编绘制成同名7集连环画出版。199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时,该小说由珠江电影制片厂改编摄制成同名电影,在全国公映。1995年5月,该小说被中宣部、国家教委、文化部、新闻出版署、共青团中央列为向全国中小学推荐的100种爱国主义教育图书之一。2004年,该小说又被改编摄制成23集电视连续剧《烈火金钢》,热播全国……

其实,初版《烈火金钢》只是刘流构思的整部长篇小说的第一部分,该版本结尾处有“第一部完”的字样,本来,按照刘流的创作计划,小说第二部的故事和人物还要进一步展开,特别对史更新,他是想将其作为贯穿全书的主线人物来写的,要把史更新塑造成一个经过千锤百炼的英雄,在残酷的对敌斗争中史更新还要经受监狱斗争和骨肉亲情以及爱情的考验,直到最后指挥部队参加全面大反攻。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刘流后来没能完成这一宏伟计划。1977年春节前夕,刘流怀着无限遗憾,溘然离世。 


编辑:张小波
责任编辑:尚燕华
石家庄新闻网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热新闻

热视频

媒体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