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野:将英雄故事搬上银幕

2021-04-28 09:58:49 来源:石家庄日报

字号
  • 超大
  • 标准











图为邢野部分作品封面或海报。(资料图片)




品读河北大地上的红色经典⑦

邢野这位红色作家以创作剧本为主,他是大众所熟知的电影《平原游击队》和《狼牙山五壮士》的编剧。从革命年代一路走来,他一手拿枪一手执笔,将革命英雄的事迹,搬上舞台和银幕,鼓舞了士气,感染了更多的观众。

□本报记者 石雅彬

塑造了“双枪李向阳”的英雄形象

1950年,邢野创作了多幕话剧《游击队长》。这部话剧讲述了1943年秋,我军冀中游击队为了粉碎日本侵略军“扫荡”华北抗日根据地的阴谋,与敌人机智巧妙地周旋,并最终克敌制胜的故事。游击队长李向阳奉命率队深入敌人后方的县城,以牵制敌人松井部队的力量,使他不能进山增援,同时,还要保住存在李庄的公粮,与狡猾的敌人松井进行了险象环生的斗争。

关于故事的原型有很多说法,邢野本人曾经提到,故事中的“游击队长”的原型之一是晋察冀抗日英雄甄凤山。这位游击队长是河北定州人,“七七”事变后他在家乡组织起一支农民自卫队,在敌占区神出鬼没地与敌周旋,令敌人闻风丧胆。后来他的队伍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教育,被我正规军收编,他本人也在中国共产党的教育领导下,成长为一名革命军人。

邢野在晋察冀边区工作时,听说了这位农民自卫队队长的传奇故事,就专门跑去采访他,积累了大量素材,最终创作出三幕七场的话剧剧本《游击队长》。

1954年,邢野与羽山合作,将话剧《游击队长》改编为电影剧本《平原游击队》。在当时,李向阳这位智勇双全的抗日英雄,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泰然自若地解决问题,摆脱困境,这样微笑、从容的风格迎合了广大群众对于超凡英雄的想象,因此电影上映后,引起了全国轰动,“双枪李向阳”成了人们心目中英雄的代名词。

据邢野的儿子邢小群回忆,邢野对于李向阳这个人物并不十分满意,因为他过于高大全,近乎完美,而在邢野的心中,有一个更加立体更加丰富的游击队长形象。2002年,《平原游击队》曾有机会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邢野当时已经年过八旬,他十分兴奋,开始坐卧不宁地思考修改剧本,因为他头脑中保存着许多当时敌后游击时期的生活积累,他早就想把这些积累调动起来,去丰富原来的电影剧本。每天他都在本子上写写画画,甚至因此失眠。然而岁月不饶人,多日大脑异常的兴奋,引发了中风和大面积血栓,从此卧床不起,改编剧本的事情因此告吹,成为他晚年的遗憾。

银幕再现“狼牙山五壮士”

1956年,邢野与孙福田、和谷岩合作,创作了电影文学剧本《狼牙山五壮士》,1958年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获得了巨大成功。

这个故事的原著作者并不是邢野。

1941年,日寇集中大量兵力向晋察冀边区展开疯狂“扫荡”,八路军某部班长马宝玉和战士葛振林、宋学义、胡福才、胡德林,接受了阻击日军的任务,登上狼牙山棋盘陀主峰,同日寇进行了顽强斗争,最终,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宁死不屈跳下了悬崖。

故事发生后,迅速在晋察冀边区传扬开来,边区的艺术家们迅速以各种艺术形式对这一英雄壮举进行了展现。当时战地记者沈重的通讯《棋盘陀上的五个神兵》,邓拓的诗《狼牙山五壮士》,魏巍作词、罗浪作曲的歌曲《五壮士之歌》,诗人方兵与作曲家劫夫创作的《狼牙山五壮士歌》和戏剧《狼牙山五壮士》等,都是歌颂这五位壮士的,在整个边区引起了一轮又一轮轰动,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当时,邢野、和谷岩等人在晋察冀军区第三分区工作,距离五壮士英勇跳崖的地区不远,对当时的事情了解较多。

新中国成立后,邢野与孙福田、和谷岩决定将这个“历史性很强的、纪念碑式的英雄事迹”改编成电影,为弘扬中华民族宁死不屈的英雄主义精神,真实记录战争年代发生在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一个气壮山河的英雄故事,尽一份绵薄之力。

在改编剧本的过程中,邢野等三人访问了当时第一军分区杨成武司令员、第一军分区第一团团长邱蔚和五战士中的幸存者之一葛振林(另一位幸存者宋学义身体一直欠佳)等,除了着重写出五个战士在狼牙山顶峰上战斗的英雄事迹外,剧本还写出了反“扫荡”时他们的其他表现,以及中国共产党在三四年中对他们的教育培养,邢野认为,他们在战斗中的不断成长、中国共产党的教育以及与广大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他们能够不畏生死、英勇顽强的内在原因和基础。尤其是五个人面临两条路的抉择,更是感人至深。

后来邢野将这个剧本改写成中篇小说《狼牙山五壮士》,由北京青年出版社出版,当时的部队还把这部小说当成思想教育的必读教材。

创作多种形式的抗战作品

邢野出生在天津,但是他最初参加革命是在广西。据他自己撰写的年谱显示,1937年天津沦陷时他正在读高中一年级,不愿当亡国奴的他,和几个同学流浪到大后方去寻找共产党。一直到1938年,在广西桂林找到了党组织,加入抗敌演剧十一队,开始正式的革命生涯。

1939年,他随华北联大文工团从陕北延安一路东行,到达晋察冀边区平山县,一直到1942年,他一直在晋察冀边区工作。

四年间,面对敌人疯狂的围剿,他和文工团的同志们自编自导自演各种抗日话剧、秧歌剧等,宣传抗日,振奋民心。1941年,邢野、陈强创作了秧歌剧《反“扫荡”》,及时地表现了参军参战、生产、学文化等与革命抗战息息相关的生活内容,成为边区新秧歌剧的代表作之一。

1943年,邢野加入晋察冀边区第三军分区冲锋剧社,在这里,他更是成了“冲锋”在前的战士。他回忆:“多次到敌后,到敌人的占领区、炮楼沟墙中,一面开展对日寇的政治攻势、宣传,一面给敌占区的人民演戏,有时为了争取伪军,给伪军演戏。”他和剧社演员们同时也是游击队的一个小队,没有战事的时候,他们当天排练当天演戏,农家的院落、打谷场就是现成的舞台,故事常常取材于民间的见闻,反映当时军民和敌人斗争的现实情况。有了战事,他们就要跟着战士们一起钻洞、打仗、行军……

抗日老战士、戏剧家胡可也曾回忆过那段烽火岁月:战争年代敌后根据地的戏剧活动,在我国戏剧历史上称得上是一段独具特色的篇章。抗敌剧社的年轻的戏剧工作者们,在行军、搭台、演出、卸台、转移当中度过了难忘的日日夜夜,把一出出戏剧和歌曲、曲艺节目奉献给渴望文化生活的指战员和乡亲们。1942年春节,剧社组成轻便的演出队由敌工部长带领,到平山县接敌区的几个集市上进行广场演出。同时,由部队把邻近的敌伪据点炮楼监视起来,敌人竟几日没敢出动,个别敌伪人员还悄悄走下炮楼来看戏。

除了编、导、演战地剧目,邢野也是晋察冀边区著名的诗人,他的短诗集《鼓声》,长诗集《大山传》,歌词《古北口》《翻身谣》都是当时脍炙人口的佳作。

新中国成立后,邢野还与人合作创作多幕儿童话剧《儿童团》、中篇小说《儿童团长》等,他还曾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改写成儿童诗剧《王二小放牛郎》和儿童读物《王二小的故事》。 


编辑:张小波
责任编辑:尚燕华
石家庄新闻网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热新闻

热视频

媒体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