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颜值”巨变中感受强劲律动

2020-11-12 10:18:54 来源:石家庄日报

字号
  • 超大
  • 标准

在城市“颜值”巨变中感受强劲律动

——“十三五”石家庄答卷·城市容貌篇


图为省会主城区南部的环城水系绕城而过,蓝天碧水让城市靓了起来。 本报记者 张晓峰 摄

□本报记者 王 宠 刘 赟

漫步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如同欣赏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城市道路干净整洁,环境优美有序;公园绿地布局清晰,休闲的市民徜徉其中;一栋栋美轮美奂的高层建筑与满眼滴翠的行道树错落有致,相互辉映,活力四射,一座宜居之城、幸福之城正呈现在世人面前。

这是一座城市“颜值”的惊艳巨变,一座省会城市崛起的强劲律动。“十三五”期间,在探索与实践中砥砺前行,石家庄城市发展实现了精彩转型——市容环境水平不断提升,绿化新格局逐渐构筑,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市面貌显著改观。

城 之 净

立体保洁展现城市新颜

城因人聚而兴,人因城兴而居。五年来,省会城区环境不断改善,目之所及,洁净如洗,让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位市民都感受到了触手可及的变化。

每天清晨5时多,环卫工人白海端便出现在广安大街路段,配合正在作业的多功能洗扫车、深度保洁车,对路面、绿化带内垃圾进行捡拾、清扫保洁工作。“作为一名城市保洁员,每天上班时间我都要在负责的这片路段来回进行巡查保洁,保证道路卫生时刻干净。”

城市道路的干净整洁不是一日之功,也不是简单扫几下就能达到效果。为进一步提升深度保洁效果,积极探索“精益环卫”新模式,2016年1月起,我市环卫作业正式推行“以克论净”考核法,通过对道路、便道上1平方米范围内的尘土进行称重,以此作为评价清扫保洁质量的依据。

标准即法,严格执行。针对检测不合格的网格路段,环卫事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将及时反馈至作业科室,并督导相关作业人员立即整改,做到数据准确,反应迅速,确保道路保洁实时监控无死角。同时,设立“以克论净”专项奖励,提高一线工人保洁积极性。

“以克论净”考核法的深入执行,推动了全市环卫事业的发展变化,各区积极探索人机结合、多机型组合清扫保洁模式,强力推进绿化带、城乡接合部、背街小巷、收水井口等重点部位作业,环卫质量大幅提高。

不断提高的机械化清扫率,是实行“以克论净”的基础和保障。2019年起,市内四区增加清扫作业经费1.72亿元,加大机械设备投入,为使主城区机械化清扫率稳定在90%,要求各区根据机械装备的技术性能,科学制定了定人、定车、定面积的“三定”方案,实现人机最佳结合,进一步把新装备的技术优势转化为最佳作业效能。

经过五年精雕细琢,如今,我市城区主次干道变得平坦宽阔、整洁清爽,“以克论净”已然成为环卫保洁新标准、新常态,新三区清扫保洁质量已接近或达到主城区标准,环卫设施管护标准实现提档升级,主城区机械化清扫率保持在90%以上,主街主路达到100%,清扫标准大幅提高,城市功能品质显著提升。

城 之 变

精细化管理彰显城市品质

一座城市的管理,涉及方方面面,事关城市形象,更事关市民生活。

来到石家庄,会感受到一种别样的城市韵律:整齐平直的马路、干净如新的街巷、便捷通畅的交通……汇成了一首动听的交响乐。这干净有序的城市环境,正是来源于我市严谨的精细化管理。

以创建文明城、卫生城为契机,我市在坚持日常管理的基础上,下大决心、下大力气开展了多次市容市貌综合整治工作,城区上百条路段全部达到了16小时或12小时保洁;开展了以共享单车治理、占道经营清理、广告牌匾规范等为重点的市容环境专项整治行动,提升城市档次。

城市之美,美在“颜值”,更美在“智慧”。五年来,借助互联网的东风,我市城市管理注入“智慧”力量,切实落实与市民密切相关的民生实事,谋民所需,温暖民心。

“休门街便道一污水井盖丢失。”监督员郝麟把一条图文并茂的信息传回市数字城管监督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核查后立即将案卷派遣至桥西区市政所。1小时后,又一条信息传了回来,“事件已处理完毕”,图片上原本丢失的井盖被重新安装。在这里,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智慧管理,全域覆盖。随着数字城管的推行,城市犹如安上了“千里眼”“顺风耳”,小到窨井盖、路灯、果皮箱,大到每一条主干道、每一片空地前,哪里有问题第一时间就能反馈到相关职能部门,进而得到及时有效处理。

数字城管还将每个问题都做了时间限制,损坏部件从上报到结案规定时间为3个小时,占道经营、乱堆放物料、非机动车乱停放等规定时间为1个小时,零散垃圾停留时间不能超过15分钟……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目前,我市数字城管系统日平均发现处理问题4000件左右,年处理140多万件,结案率在96%以上,实现了精确、敏捷、高效、全时段和全方位的城市管理。

匠心独运只为不辜负这座城。今年,我市还将城市管理设定为X轴、Y轴、Z轴,构建成“三维”管理模式,使城市每一平方米、每一分钟、每一件事都有人来管,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与秀美的环境共同描绘出城市新姿的天际线。

城 之 美

花城建设扮靓城市生活

美人蕉的火红释放热情,矮牵牛的浅紫舒展娇嫩,百日草的缤纷渲染繁华……在这个本应“我花开后百花杀”的季节,城市街头却仍绽放着绚丽的色彩。这一景象缘于我市大力开展的花城建设。

近五年来,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扎实推进我市“三创四建”活动,建设省会“多彩化、艺术化、特色化”园林景观,以打造“北方花城”、营造“四季有彩、季季飞花”的省会园林景观为目标,改善我市主城区道路绿地整体面貌,我市在主城区大规模开展花城建设工作。

每年,我市都会在裕华路、和平路和中山路等主要街道的重要节点,以道路地栽、立体花坛、桥体挂花、花箱花墙、花球花柱等形式,在“五一”“七一”“十一”三个时间段,种植孔雀草、非洲凤仙和大丽花等40多种上千万株时令花卉,为城市增添了一道道姹紫嫣红的风景。

其中,设置大型主题立体花坛是我市花城建设工作的最大亮点,日前市园林局以“春华秋实、秋菊傲骨”为主题,分别在裕华路、和平路、中山路、槐安路、二环路等全市主要街道重要节点,以地栽、立体花坛、桥体挂花、花箱花墙、花球花柱等多种形式,通过种植矮牵牛、三色堇、大叶海棠、金叶薯等时令花卉,设立“盛世中华”“书香中国”“诗意山水”“礼乐中国”“生态家园”等立体花坛、主题花墙,弘扬了传统文化,扮靓了城市街头,提升了多姿多彩的省会形象。

城市中盛开的鲜花,不仅能愉悦市民的心情,还能提升整座城市的形象,关系到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

近年来,要求在满足群众观绿、赏花需求,增加城市绿量的同时,更多地增加色彩,通过高水平的园林绿化“给省会多增一片绿、多添一点彩,让城市绿起来、美起来”。

今年以来,随着省会花城建设的深入开展,春季花香弥漫,夏季绿树成荫,秋季色彩艳丽,冬季景色苍翠……一座“春花烂漫、夏荫浓郁、秋色绚丽、冬景苍翠”的美丽城市已出现在人们面前。

城 之 魅

特色园林充盈城市空间

公园、游园是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服务产品,更是区域生态环境的支柱,在为人们提供一方绿荫的同时,无时无刻不在改善着城市的生存和生活环境。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秉承生态园林建设理念,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为市民提供更多更美的绿色空间。

园林绿化不仅关系到城市的形象品位,更关系到生态环境的优劣。2016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在增加公园面积、提升公园档次的同时,利用有限的城市空间,不断建设新的公园。

一座座崭新的公园相继出现在城市中,出现在居民小区周边:体育公园的建成,实现我市体育类主题公园“零”的突破,满足不同年龄段市民的健身需求;铁路文化公园从时光倒流的角度找到现代文明,体现工业文明的历史感,以“铁路文化”为主题,实现省会老化工区华丽变身;西兆通公园展现了“青春洋溢,时尚现代”的风格,三只蝴蝶造型将全园分为三大功能区,集现代、时尚、服务于一体……特别是随着民心河的通水和环城水系的建设,沿线增加了一批又一批的新公园。

据市园林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主城区新建体育公园、西环公园、西兆通公园、铁路文化公园4座公园,新增绿地面积43.46万平方米。

繁华道路的一侧,几座高大楼宇的空隙间出现的绿色让人眼前一亮,位于裕华路建设大街东北角东南角的梨园于10月建成,该游园以园林景观写意表现承载老石家庄人传统文化记忆的河北大戏院,以及乡土文化代表艺术形式河北梆子为特色,古韵古香。

这只是我市近年来街旁游园建设的一个缩影,2016年以来,我市共计完成新建、提升游园35座,增加绿地面积47.1439万平方米。

编辑:张小波
责任编辑:尚燕华
石家庄新闻网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热新闻

热视频

媒体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