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滹沱夜话》——止“疫”不前难发展
2020-03-08 10:36:02 来源:燕赵晚报
- 超大
- 大
- 标准
- 小
簇 实
面对疫情冲击,确保经济发展不失速、后劲足,最关键、最“硬核”的就是抓项目。
从目前项目招引情况看,一些地方不畏困难,“疫”中取胜,不仅项目多,而且体量大。比如,藁城区5个项目总投资额31.6亿、鹿泉区4个项目总投资额35.3亿。但有的地方“疫”中徘徊、收获寥寥。比如,长安区、新华区都只有两个项目入囊,总投资额分别为0.3亿和0.9亿。
疫情发生给招商引资带来的诸多挑战和困难对谁都是公平的,给予的“特殊待遇”也一视同仁。但为何“同台竞技”却“判若两人”,恐怕只能在“技不如人”上查找根源。当前形势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若因疫而步伐放慢,必将牵一发而动全身,对全年各项目标都会构成影响。认真查找不足,迎头赶上,才是正策。
一把手当好火车头。一把手既要当“指挥员”,更要当“冲锋员”。应身先士卒,积极投身招商引资主战场,特别是在解决项目引进的疑难、梗阻上勇于担当,敢于拍板,善于定夺。
创新招主动出击。疫情就在那里,只有顺应中主动求变创新,才能逆势而上。近日,石市创新手段,采用网络视频举办重点招商项目签约会,59个项目成功签约,总投资283.2亿元,协议引资268.7亿元,做法可圈可点、可学可取。各地用好用足线上线下、用好用活市场这个“定盘星”,政策铺垫,精准对接,争取更多大项目、好项目不应成为难事。
练内功做优环境。持续深化机关效能革命,提高审批效能,做到比照速度更快,政务服务更优,营商环境更好。对重点项目实行从备案到建设全周期靠前服务,实时掌握进度,及时帮助解决规划、土地、建设等“卡脖子”的问题,破解好用工、原材料、交通运输和防疫物资保障等当前的制约瓶颈,项目犹如“麦苗”,焉有墒情好、管理到位而不“拔节孕穗”的道理?
疫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止“疫”不前。
真诚欢迎社会各界有识之士踊跃投稿,字数一般不超过600字。
投稿邮箱:hutuoyehua@163.com。